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沈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新形势下,城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工作从“有没有”“做没做”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突出整体效应,构筑“穿透式”基层组织体系。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多元、要素多样,需要系统协调配合。要突出重塑重构,夯实基层党组织体系,“铺天盖地”建起来,“顶天立地”强起来,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做强“动力主轴”。构筑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市级要当好“发动机”,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指导,区级要加强支撑保障、检查督办,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做强街道“龙头”、做实社区“战斗堡垒”,实现组织覆盖纵向到底。强化横向联动。深入推进共驻共建工作,不断增强“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家园意识。健全协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推进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有机联结,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履职尽责,实现治理工作“局部相加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延伸组织触角。聚焦社区精细化治理新要求,变“粗线条管理”为“微网格治理”。按照便于管理、任务相当、界定清晰、类别集中、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原则,优化设置工作网格,消除管理盲区。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做强基层治理体系末梢。积极推进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将各部门职能、人员等整合到网格中,变“网格林立”为“一网统管”。

突出多元主体,广泛汇聚基层治理力量。城市基层治理核心是人,关键靠人。破解社区力量不足、城市“陌生人社会”、党员和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必须进行机制、载体和方法创新。建强基层治理“主力军”。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采取“县区聘、镇街管、村(社区)用”的办法,落实岗位等级序列,完善薪酬待遇动态增长、定期调整机制,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通道,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成立近邻党建学院,采取导师帮带、异地挂职、部门帮扶、擂台比拼等方式,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广纳基层治理“新力量”。新就业群体和社会组织活跃在城市、落脚在社区,是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要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参与治理机制,大力建设“暖蜂驿站”“司机之家”,引导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和参与社会治理。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培育引进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服务,推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广泛设立责任区、示范岗,汇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激发党员群众积极性。创设“阳光议事厅”“党群圆桌会”等载体,深化“两长一员”、党员“三诺”等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载体活动吸引力,让辖区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在社区治理中收获成就感归属感,集聚推动现代社区治理的新优势。

突出提标提能,构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居民群众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差异性特征,要全力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全覆盖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的“党建 ”邻里中心,切实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办好办到位。提高服务集成度。把“党建 ”邻里中心作为投放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主渠道,协调市县职能部门下沉公共服务资源,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事。盘活基层各类服务场所、闲置资产,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场所空间和功能布局,统一整合各级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的服务阵地,提高综合使用效率。提高服务便捷度。注重以“算力”补充“人力”,完善市级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加强与应急管理、房屋建设、智慧城管等各系统的贯通互联,集成智慧医疗、水电燃气自助缴费等便民服务模块,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配套投入24小时便民服务自助终端,采取错时延时服务、全程代办等方式,实现家门口“一站式”便捷办理。提高服务精准度。坚持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抓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小区党组织“双报到”,引导基层干部走到群众中间,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采取社区自办、合作共营等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养老托幼、教育培训、生鲜配送等特色服务,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作者系福建省泉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7日 下午12:26
下一篇 2024年6月27日 下午12: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