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在场

或许用副标题“世界观的对话”来阐释“天问”项目,更容易理解这一史诗级项目的内核。中国美术学院以一己之力,2020年起历时4年,走遍五大洲,发动全球文化、艺术、历史、科学领域的学者,在寻找人类知识共同体的尝试中,重新确立人与天(时间)之间的共生关系。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行动,《艺术栗子》对话“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总策划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姜珺教授,揭秘这一宏大项目的生成、执行与未来,思考其中的理念与方法。

为何发问?

2023年的整个夏天,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12支跨学科团队,奔赴17个国家和地区,在“禄丰恐龙墓穴-亚马逊丛林-旧金山硅谷-冰岛火山口-米兰达·芬奇故居-莫斯科工人俱乐部-大麦地岩画-延安杨家岭-日本桂离宫”等12个核心现场,寻访艺术背后的文明史和人类学意涵。

最终,这一阶段性成果于2023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以“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系列学术活动的形式在最新启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呈现。“天问”的宏大叙事露出冰山一角,中国美院各特色学科的12个艺术人文方向,对应自然和社会科学的12个大人文方向,至此,这不再是学科的对话,而是一场关于人类文明的对话。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特展“电影行动:来自世界的报道”展览现场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姜珺主持发布会

艺术栗子“天问2023”是否延续了以往“天问”活动的使命和目标?本次又有什么不同的实践方式和聚焦点?

姜 珺“问”的本质是“问天”,是世界观之间的互相“发问”。“天问2023”延续此前有关“普遍性问题”的发问传统,进行一次“采访世界”的实践。2023年的背景是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需要回应的问题更多由“科艺对话”,转向“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的主题:一个艺术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源头是什么,如何回到艺术的大本大源以返本开新?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寻访世界地图

艺术栗子基于什么标准和关注点去选择12个对话的主题和方向?

姜 珺主题选择的标准是基于美院已有的优势艺术和设计学科,包括“山水-器道-文字-影像-科幻-园林”等,面向“流域-信俗-文化-历史-遗迹-时间”等重要文明议题,将艺术与设计的“小人文”置入更广阔的“大人文”中究极溯源,以回应“传统-现代”“农业-工业”“精英-大众”“主流-边缘”等不同视野下的文明定义,并期待在未来的长期行动中做出有别于面面俱到的整体式关照。

艺术与设计的“小人文”通常被视为是“大人文”的结果,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策划,思考和推动艺术与设计重新回到其大本大源,即由艺术设计作为锦上添花的“大政之余”,回到艺术设计推动社会创新和制度革新,成为“有为之学”的“大政之始”。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时间·生命 深时的巨石——寻访星宿龙”纪录片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园林·时间 时间的承载与形状——寻访千利休”纪录片

艺术栗子“天问2023”最显著的特点是遍布全球的田野行动,这些地点是如何被中的?

姜 珺某种程度上,“选题”意味着我们对学科源头或本体的定位,这也决定了“选址”。比如“山水-流域”板块我们最早预设的组队是美院的书画专业和北大的人文地理学专业组队,对黄河莱茵河流域文明做比较,但在内容、人力和时间资源的权衡之后,改为以哥伦比亚亚马逊流域作为目标现场。

以“并不冷漠的大自然——寻访马孔多”为题,一是可以在全球文化地理单元上做更平衡的分布,二是可以和其他主题团块之间有更好的关联。例如,“并不冷漠的大自然”与影像板块的“爱森斯坦”主题,“马孔多”或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文艺板块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主题等。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山水-流域”板块的田野调研

艺术栗子特展“电影行动:来自世界的报道”放映了行动中的纪录片,为什么以“电影”的形式来进行叙述?为什么以“报道”来作为记录方式?

姜 珺我们将“天问”系列称为“总内容”,对应“总内容”的表达则是“总叙事”,其中包含一切叙事类型。电影只是对应现场行动最容易感受到的一种,除了电影,还有书籍、展览以及论坛,我们称之为“四大”——大片、大书、大展、大事。电影涉及12支团队遍布全球的组织调度,拍摄所得的素材可以为出版物、展览、论坛所用,所以电影叙事是最重头部分。

“四大”本质是总叙事的“四象”,每一象都有一个文明史上的对标:“大片”致敬爱森斯坦的观念蒙太奇,“大书”致敬《全球概览》的纸质互联网,“大展”致敬瓦格纳的总体剧场,“大事”致敬梅西控制论会议,四个对标分别又成为“影像-历史”“媒介-技术”“文艺-国家”“学问-天下”板块的议题。“天问2023”的策划,本质上就是在“十二主题”和“四大”的总体性“编织”,“天问”和“文明互鉴”不限于一时一地的展节范畴,而应该成为一种持续生产与传播的机制。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特展“电影行动:来自世界的报道”展览现场

如何再问?

“天问2023”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遍布全球的田野行动,投入的巨大人力也意味着需要一套强大的调度机制。12支团队同时在全球开展行动,同时要面对的不仅仅是12个问题。从2019年项目启动,到2020年正式实施,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天问”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同时在不断生成新的问题中前进。文明这一庞大课题,将历史长河中千丝万缕的线头编织起来,最终成为未来的遗迹,正是这一史诗级行动所解决的核心问题。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园林-时间”板块的田野调研

艺术栗子组织架构上如何建设以如何保证项目顺畅运行?

姜 珺“天问2023”的组织,最难的点在于中国美术学院的规模。美院已成为一个接近大学规模的万人大校,这意味着首先要面对大规模学术机构、诸多学科专业的千头万绪。今天的美院作为一个规模覆盖杭州全城的四校区大校,没有横向交流机制,就会形成以校区或二级学院甚至系所为团块的“山头林立”,甚至“一盘散沙”状态。

“天问2023”使用的是“合纵连横”的方法:“合纵”即12组对应“大小人文”主题的内容板块及其跨学科团队,进而通过“四大”,将“大书-大片-大展-大事”的“案头-现场-空间-叙事”在12支团队之间实现“连横”。将12个板块分布到四组“共同任务”之中,就是“纵横”,是“经纬”和“组织”的整全性架构。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媒介-技术”板块田野调研

艺术栗子12支奔赴全球的团队,成员组成是怎样的?团队具体在行动现场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姜 珺每个行动团队都设有分策划人,大部分是各二级学院、研究所和博物馆与文明互鉴选题对应的专业领军人物,在其组织下团队大致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校内团队案头与拍摄团队,全程参与,负责组织架构和行动计划的制定,包括前期案头、现场拍摄和后期剪辑;其次是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联合行动团队,负责提出问题和展开对话,大都是部分参与;再就是对话团队和人物,通常是当地文化机构以及和选题相关的专家学者。

前期我们会做一个对应选题的采访计划,进而制定采访对象,并通过采访对象的反馈调整行动路线。现场工作主要是拍摄和采访,包括联合行动团队成员与对话团队人物的采访、对话,甚至小型论坛,以及各种与内容相关的空镜头拍摄和实物收集。受限于时间,部分无法到场的嘉宾我们安排了线上对话。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影像-历史”板块“寻访爱森斯坦”工作流程——案头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影像-历史”板块“寻访爱森斯坦”工作流程——执行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影像-历史”板块“寻访爱森斯坦”工作流程——成片

艺术栗子此次“电影行动”专注于以电影的语言来展开和叙述“天问2023”,几位导演都是如何选择的?12个分支行动是否是以电影剧组的模式进行工作的?

姜 珺12位导演因“共识”聚在一起,这个“共识”既是“共同的认识”,同时也是贯穿于12个关键词团块中关于“时间观念共同认定”的问题。这次策划主题很大,各个板块由目前所有二级学院的行政部门落实并不现实,目前的人员构成是我们在短期内能找到的最好的青年学者组合,总的来说和预期比较接近。

在工作模式上,有些团队是电影剧组拍摄法,例如高世强团队,他们甚至会在每次行动前去踩点,团队内也有拍摄、剪辑、打光、录音等严格分工。但有些团队因为时间等种种问题,最后呈现上会打折扣。不同团队对自己的议题理解不同,这方面也因人而异。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设计-社会”板块高清剧照

艺术栗子本次行动中有什么新的观察视角和在地发现?

姜 珺每一个探访都有值得讲的故事,比方说我亲自参与的“文字-文化”板块是对文字被系统性创制前呈现图文的考古。但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文献支撑,所以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有限的考古选址,最终用有限的内容呈现文字被发明之前的漫长状态,最终我们决定将三皇五帝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平铺到黄河中游流域的陕西河南以及山西这些范围内寻找素材。

这个思路有点像考古上的地层学,将空间与时间上的点位一一对应,最后落到我们所理解的层位并渐次展开。从甲骨文以及同时期的青铜铭文、饕餮纹向前推到玉器陶器,再到同期建筑、墓葬,最后以中卫岩画收尾,这些选点都是按照我们对文字和时间的观念展开的。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文字-文化”板块的田野调研

发问之后?

经过几轮发问,“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不是发问的终点。发问是不会终止的,发问实际上是一个本能。有一批问题始终不变,这些不变的问题对于以姜珺为代表的策划团队很重要,不断发问就是对已经设定好的问题的最新回应。

“天问2023”之后,接下来的发问会是什么走向?这一切可能还要基于2023年所得到的答案。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天问2023”研讨会现场

艺术栗子“天问2023”在学术论坛和现场展示后是否告一段落?还会有什么形式的成果呈现?

姜 珺2020年的第一届只能在校内活动,但我们的理念是将文明互鉴作为长期活动来打造,也是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跨界”和“破圈”的交叉学科尝试。2023年起,文明互鉴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田野行动,通过对全世界的采访形成世界观的对话,而这需要一个长期机制去实现。

未来计划以“文明互鉴”为抓手建设国际合作平台“大路学院”,国内在“以乡土为学院”的课题下建设若干乡土学院,将大学分布到能够产生真实问题,直面重重矛盾的乡村腹地第一现场。我们真正的计划是将“大路”和“乡土”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将全球资源和腹地关联起来的“大路国际”网络计划,并形成下一次文明互鉴话题。这个项目一定是持续性的,它本身就是大学的一种表达,而不是大学的某个子课题或子项目。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学问-天下”板块的田野调研

艺术栗子“天问2023”在“国美进程”的百年计划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发挥着什么作用?

姜 珺目前我们做成了几件事,第一个就是把国美的不同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卷”起来,让大家看到了它们在一起协同工作、形成共识的可能,我们也把这次行动称为“共识之旅”,这也是最后剪成的大片的名字。我们还带动了很多其他类型的活动,包括良渚校区的开园都是国美百年中比较重要的片段,也是面向未来5年至10年的蓝图。我们提出“总体剧场”就是想将呼捷玛斯和包豪斯的艺术教育精神,沉淀为一种平台并持续性投射到良渚空间中,形成教学内外一整套持续内容生产机制。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天问2023”学术交流活动“路边野餐”

艺术栗子在学科深度专业化、叙述逐渐微观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国美作为兼具历史传统和领先建设的专业院校,是否在以“天问”项目提出一种挑战性的反思和批判?

姜 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反思和批判,因为这是一个所谓“百家往而不返,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年代,这句话在几千年前被提出,若要反思也应该反思几千年了。我们更多是延续“设计-社会”中的“建构”,即“如何提出一种有效地能够支持文明本心”的行动方式。具体呈现为“文”和“明”的两个涵义——经天纬地,照临四方。如何“经纬”,何以“照临”是具体的行动方案,我们对这些方案的反应自然也就成为有建构意义的反思。

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2支跨学科团队,史诗级项目“天问”在问什么?|艺术栗子"

“天问2023”学术交流活动“绵延”

艺术栗子“天问”项目从开启至今,取得了怎样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成果?

姜 珺我们不希望所有表达只是“一事一物之妙”,而是希望构建一个“众妙之门”,在未来通过一个有趣有情有义的平台发声。我们的平台之所以在良渚校区,是希望它能够成为创造性事件和有趣的人产生的平台。如果说有什么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文明互鉴”可能算是其中一步,这也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第二步是所有的展览成果未来会通过记录的方式“日用而知”,在日用环境里永不落幕。

物质成果方面,大家可以发现展览没有任何浪费,所有展具都进行了回收再利用。精神上通过“奔赴世界”的方式组建了12支团队,拓展了12个朋友圈,这些朋友圈也许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朋友圈。我们可以将资源和影响力与未来的“乡土国际网络”联通在一起,每个团队通过“奔赴世界的行动”获得自身增益和高密度演练,这种演练会对未来有巨大影响和贡献。

文字|罗可一、张火火

图片|中国美术学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下午8:31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下午8: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