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提升-出国留学必须要科研经历嘛?本科生如何有效找科研?(出国留学一定要科研经历)

01.各留学地区对申请者的背景偏好

首先,对于大部分学校,筛选申请者的标准基本可以分为硬背景和软背景两部分,其中:

硬背景是你必须要达到的条件,属于申请门槛,比如本科学校级别、GPA、雅思/托福等标准化语言考试成绩、GMAT/GRE成绩等等。

软背景是学校没有明确要求,但是带上相关经历申请会更有竞争力,属于加分项,比如科研竞赛、实习经历、国际交换、暑校、校内外活动比赛、个人作品等等。

相对而言,英美新港澳这几个大陆学生扎堆申请的留学地区中,英国的学校对硬背景是卡得最死的,对GPA有最低分数线的要求,好学校还要卡本科“出身”,部分学校像G5会有中国大陆学校list,还有部分学校参照“网大排名”要求排在前XX才可以申请。

美国学校虽然也看重学生本科学校背景,但相对更看重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如果你的实践经历、科研竞赛经历好到爆,拿到了国际大赛的奖项,即使成绩方面稍微弱一些,也是能冲刺申请TOP10学校。

港新的学校近几年的申请难度算是坐着小火箭“嗖嗖嗖”的上来了,作为英联邦成员,对学习成绩和本科背景肯定都是排在首位衡量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新港的申请人数最近算是爆仓了,一些学校每年都会翻一番。

这种情况下,光靠硬背景已经不足以稳拿offer了,所以背景好申请热门专业和背景不好的同学都需要相应增加一些软背景经历,才能在众多的申请者当中具有申请竞争力。

所以你看,科研竞赛到底有没有用,其实要看你自己所申地区和学校的偏好如何,以及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

如果你要去美国的TOP10,甭管你是什么985名校出身,都给我赶紧去进实验室、搞科研、发论文、参加学科竞赛,还有不管花没花钱,都要尽量参与各个环节,最后做出点成绩。

如果你要去英国这样对硬背景要求几乎到死板程度的地区,就要先搞清楚自己的本科学校在不在人家的list里面,然后再努力把GPA成绩提升到足够的竞争水平,做到了这些,才谈得上要不要准备科研竞赛来提升软背景实力的问题。

如果你要去港新的学校,情况就有点复杂了,软背景既是加分项,也能弥补一些弱项,我简单概括一下比较需要软背景的群体:

  • 1)双非背景,冲刺新二 港前三
  • 2)冲刺热门商科、理工科专业
  • 3)跨专业申请
  • 4)GPA成绩相对较低

总之,科研竞赛经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是锦上添花的项目,需要你搭配不错的学习成绩,在文书中包装扩充,在面试时渲染强调,才会起到最大的作用,千万不要干巴巴地放在CV的某个角落,等老师发现然后再去追问你。

02.授课型/研究型硕士对申请者的背景偏好

关于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英联邦协会成员学校的硕士。

这些学校的硕士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前者以就业为导向,看重应届生的实习经验和往届生的工作经历;后者以科研为导向,更看重申请者的科研经历,同时对研究计划有一定要求。

因此,如果你申请授课型研究生,也就是master,做2-4段、累计时长6个月以上的专业对口、匹配度高的实习,比科研竞赛更加有用。

当然,带研究生的老师们毕竟自己也是做科研的,如果你申请的是偏科研性质的理工科专业,在实习经验已经足够的前提下,用科研竞赛经历来凸显自己的research能力,对于老师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将来想继续申请博士也会更容易。

如果你申请研究型硕士,也就是mphil,那肯定就是要有科研竞赛经历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海外的研究型硕士名额相当少,竞争激烈程度可以想见,所以你不仅要有科研竞赛经历,还要有很优秀的科研竞赛经历,才可能在海本和985名校学生中卷出重围。

其实,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做科研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能力是偏弱的,当然这里不包括一些几十年才出一个的神童学霸,所以我们在科研竞赛经历中需要突出的主要是基础积累和学科视野,以及一些学术规范和科研思维,其次再去追求科研创新和成绩。

千万不要直接买一些乱七八糟的科研竞赛证书!!首先这些证书都是没用的,而且一旦被举报查出来,以境外学校对学生诚信度的严格要求,会直接将你的学籍开除!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再明确一个概念:

并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只要跟花钱相关的科研竞赛就一定是坑,对此我们要做简单的区分。你需要警惕的是花钱保证你拿到奖项名次的科研竞赛,而不是花钱让你参加某个科研项目的机会,那些过分宣传自己决定性作用的科研项目,基本才都是坑。

总之,花钱与否不是决定一个科研竞赛项目是否有用的关键,现在大部分比赛都要交报名费,难道就都是中介和主办方出来圈钱的?其实还是资源有限,级别高的比赛更加会对参与者做出一定限制,你既然想去,那就得递交入场券呀。

03.找科研机会的方法和渠道有哪些?

·科研助理

1)校内

咨询本专业学长学姐,请教一下专业课教授或者助教。现在正规院校都会在各学院官网有一个师资情况的介绍,除了你自己学院外,全校绝大部分老师的履历都有详细记录。

你可以通过老师的履历介绍了解其学术经历和联系方式,建议不要找行政头衔比较多的,这样的导师且不说没工夫理你,就算把你收下了,你跟着他大概率干的活也跟学术科研无关。尽量选择学术水平高、学术项目多的导师,但这样的大佬手底下等着排队的学生也不少。

除了老师,学校的硕士和博士肯定会有正在做的科研项目,他们往往很乐意找一些学弟学妹帮忙做基础性工作(免费的劳动力)。建议多参加一些学术活动,主动结识学长学姐们,这方面的机会还是比老师那儿更好获取的。

你如果打算联系导师,发电子邮件的大致格式是:

  • 第一段: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学校专业等),并开门见山的指出自己来信的目的(提一下对老师研究方向的喜爱热情);
  • 第二段:介绍自己主要的科研经历;
  • 第三段:强调自己能吃苦、踏实、做科研的决心,适当联系老师科研方向。

注意,不要怕被拒,被拒很正常。但是你可以礼貌地问清楚原因,如果跟能力不匹配的话,那就直接换个老师,如果只是不了解你或者暂时没需要,努力在学校当面找到老师聊,面谈成功的机会更大。(邮件拒你没负担,当面就会三思了)

2)校外

国内的校外科研助理大多是实验室或研究所在招收,通常不收费,甚至福利好的还会给你按实习生发工资。当然这类项目要求比较高,竞争也很激烈,通常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招收名额少,可以关注行业资讯、学校官网以获得信息。

这种机会也是要靠你去机构官网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然后了解人家和发邮件套磁的流程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校外老师不像校内,人家跟你真的就没任何关系了,人情社会嘛,建议你最好能找到一个中间人引荐,不要贸然发邮件。

·科研立项

现在国家很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学校每年基本都有一笔科研经费和名额拨下来。如果你决定立项,可以在中国知网的科研项目申报信息库关注立项信息,里面有很多项目、学科与行业资料,对科研立项很有帮助!

网址:https://projects.cnki.net/project/#/welcome

·科研竞赛

校内的创新课题,比如大创、国创、挑战杯等,然后就是你的学院也会有一些专门组织大家参加科研竞赛的部门,不仅会搜集赛事信息,有时还会帮你联系其他学院学生一起参赛。

相对来说参加科研竞赛是大家获得科研机会最容易的一个渠道了,但参加什么级别的竞赛,拿到什么级别的奖项,是否产出成果,对你科研竞赛的含金量影响很大。

值得参加比较著名的一些比赛有:

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

适合数学、统计、金融工程、物理、电信等偏数理的专业,全球总参赛人数很多,获奖难度比较大,如果你要冲刺名校,至少要Outstanding Winner(特等奖)和 Finalist(特等奖提名)才会比较有用。

官网链接:https://www.comap.com/

2)中国大学生“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每年都会举办,主办单位为教育部、发改委、共青团中央等,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以及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竞赛要求每团队参赛人员不少于3人,允许跨校组队。

官网链接:https://cy.ncss.cn/

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两项目交叉轮流开展,偶数年为小挑,奇数年为大挑。小挑偏实操,参赛对象为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以及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允许跨校组队;大挑偏学术,参赛对象为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高等院校在校生。

官网链接:http://www.chuangqingchun.net/ (小)

http://www.tiaozhanbei.net/ (大)

4)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

主办单位为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创新联盟,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竞赛要求参赛选手每人每年只能参加一个团队竞赛,团队成员为3-5名,允许跨校组队

官网链接:http://www.3chuang.net/

5)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支持举办,以社会企业为主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大学生参加竞赛需注册企业可报名初创组。

官网链接:http://www.cxcyds.com

6)“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

主办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团队成员为1-5名,允许跨校组队。

官网链接:http://www.dajiangsai.org

7)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协中国通信学会等联合启动,参赛对象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高职院校学生、教师的科研和创新成果。

官网链接:http://www.cmiic.org.cn

8)清华大学全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中文场)

全国六强有证书、表现优秀者可获得清华推免面试资格,含金量较高,对于留学文书写作也是比较好的科研经历素材。

9)清华大学全球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英文场)

纯英文比赛,需要提交英文分析报告,并用英文进行现场答辩,前六强均可获清华SDGS项目推免面试资格。英文场看似对学生的要求高,但是因为参加人数更少,竞争更小,所以获奖的几率其实更大。

·寒/暑科研项目

相较而言,寒暑研项目比较友好,基本都是对在读本科生开放,但需要收取一定费用(部分学校项目可以申请奖学金),暑研项目资讯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

1)学校官网

学校教务处或国际交流处官网公布,常见的是一些国外名校官方寒暑研项目,含金量比较高,可以拿到学校颁发的资格认证,有的项目还支持学分替换。

官网也会有部分中介项目,费用较高,参与门槛较低,相比市面上的中介科研项目,学校官网的科研项目更可靠,价格也相对更便宜。

2)海外名校官网

这类项目需要在目标学校官网查找暑研咨询,然后自己报名申请,申请流程类似博士申请,需要给目标院校教授发套磁信,教授发邀请函,办理签证即可。

套磁Tips:

-套磁信一定要做足功课再写,不要全部套用模板;

-有相关科研经验的,可以找过往团队负责人写一封学术推荐信;

-每个学校同时套磁教授不超过三个,同一院系教授别同时发,万一两个教授比较熟就会认为你的套磁不真诚,你会被同时拒掉;

像英国的LSE、IC还有曼大的暑研都非常火,如果你本科毕业想去英国留学,选择他们的暑研项目非常有优势。疫情期间,很多线下暑研改成了online形式,但只要是官方正规渠道的,认可上没啥问题。

还有美国UCLA举办的CSST暑期科研项目、斯坦福的UGVR计划、NSF sponsored REU项目,都都值得一去。这些项目是有奖学金的,一般会看重学校、成绩、科研经历,很多在申请的时候需要语言成绩,部分还存在学校或专业限制。

名校暑研项目一般都会在官网公示正规的招生时间和申请要求、方式,好的项目是不太可能请中介代理的(因为真的很火爆),所以这类科研项目太大,如果不是为了冲刺英美名校和热门专业,我认为性价比是不高的。

·付费机构项目

付费科研在大一大二尤其对理工科同学来说很有必要,尤其当你实习机会不多,又找到不到任何科研机会的话,实践这块的缺失将会给你的留学申请带来非常大的劣势。

所以我建议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报名参加线上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虽然最长也只有一个多月,但是对你经历的补齐是很有帮助的,具体效果有多好,不是光费用高就好了。

最起码的一点,你要先了解主办单位和主要教授的级别,然后自己的参与度有多少,以及最终你能产出一些什么样的书面成果。

而这也是我最想提醒大家的:

现在市面上付费背景提升机构确实很多,很多包装成留学申请的机构惯用套路就是先承诺无offer全额退款,但人家卖的根本不是留学申请服务,而是利润空间更大的背景提升服务。

我不否认会有很好的背景提升项目适合大家,更加不反对大家通过中介机构去找参加科研项目的机会。

因为像我开篇所说,本科学生做科研难道缺乏的真的是所谓的科研能力嘛?他们真正缺少的难道不是机会和这种被培养的意识嘛?

人人都用天赋和兴趣搪塞过去科研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不均,殊不知天赋是被发现的,兴趣也有一个慢慢接触和被培养的过程。

国内绝大部分普通双非院校,甚至是吊车尾的985/211院校,能拿到的科研资源并不多,即使有零星的一点,也只能用来先奶最好的学院、最好的专业的那批学生了。

但我也不是让你总是来抱怨机会的不公平,然后借机啥也不干。

科研经历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也不想用本科生能做啥科研来敷衍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科研本身已经很功利性了。它是一种资格,一张门票,一份投名状,然而不太可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默默钻研的精神。

如果你真的想在留学申请甚至考研过程中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科研经历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必杀技,至于如何准备科研、怎么参与科研项目,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12: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