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的观察法和观察提纲的使用正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提纲的全部目的正是在于尽可能减少(如果可能的话,完全消除)那些由于个人对事件和情境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数据差异。它的目标正是在于为观察提供框架以供所有观察者使用。
结构式观察( structured observation )也同样因可能带有主观性和偏见而受到诟病——你已经先行定下了焦点,而不是让焦点慢慢暴露出来。然而,由于你已经提出了一个假设或确定了研究目标,观察行为某些方面的重要性已然变得显而易见。
无论你采用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的观察方法,实施参与式的还是非参与式的观察行为,你都需要用尽量客观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记录。不同的观察者可能(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得出对情境不同的描述,这个事实让所有希望能将观察法纳入数据收集方法的研究者都感到忧心忡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