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3月4日电(通讯员 陈光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天柱县“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笔者梳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和大家一起感受未来5年天柱发展脉络。
天柱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以上和1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5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0:32.8:49.2;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全面小康目标;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省州下达计划范围内。经过五年奋斗,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新跨越、统筹城乡发展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新跨越、社会事业建设新跨越、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改革开放水平新跨越!
这五年,天柱要重点抓好补短板、优结构、促统筹、保生态、夯基础、添动力、惠民生、强法治等八个方面的任务。
(一)全力补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县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抓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打赢攻坚战,全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对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进行捆绑整合,确保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更加有效。明确县乡主体的责任机制,建立以县乡为主体、有职有权、权责对等的扶贫工作责任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努力营造“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社会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社会扶贫资金的管理及使用。积极开展邻里帮扶和参与式扶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城市、上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更大支持。深入推进专项扶贫行动。认真落实省“1 10”和州“1 10 9”配套文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和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社会力量包干扶贫、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党建扶贫“十项行动”,认真抓好乡村旅游扶贫、文化扶贫、电子商务扶贫、消防减灾扶贫、生态扶贫、林业扶贫、农产品价格保险扶贫、健康服务扶贫、科技扶贫“九项计划”,确保实现7.26万人全部脱贫。突出抓好重点脱贫工程。大力扶持油茶、烤烟、优质米等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业园区平台和“三小工程”,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十三五”期末达到12500元以上。积极发展各类服务业,抓好农村电商,促进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安置3.72万人。加大教育脱贫力度,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提高劳务输出水平,不断增加劳务收入。逐步推进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筑牢社会保障兜底网,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
(二)全力优结构,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按照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的要求,加快形成以传统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引领、特色产业为品牌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强传统产业。抓好钡化工产业,加快产业配套和资本及技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钡盐产业基地,钡盐工业实现增加值30亿元以上。抓好水电能源产业,促进流域内水能开发。加强重晶石、黄金、煤矿等资源监管和勘探开发,推进矿山企业兼并重组、实质整合,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抓好建筑材料业,围绕水泥、管材、商砼、石材等,研发新型建材,推广水泥砖和新型墙体砖,促进产业升级。抓好食品加工业,推进茶油、豆制品、优质米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做大新兴产业。抓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互联网 ”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创业队伍和技术人才。到2018年,实现电商配套体系基本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完备,农村电商覆盖率达100%。加强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电子商务,支持小微企业和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抓好大健康战略行动,促进大健康产业与有机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支持同源中药等龙头企业研发民族医药产品,把民族制药业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依托清水江库区,规划建设水上运动项目训练和竞赛基地,发展康体养生产业。做优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四大农业产业园区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烤烟、茶油、有机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生态渔业等特色农业,统筹抓好特色镇村建设和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生态休闲、健康养生等多种业态,构建大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园区、景区、城区“三位一体”,打造全省知名的现代农业基地。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宜游则游,积极培育农业“三小”工程,着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种植业、养殖业优化升级。盘活千亩以上大坝,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抓好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提升“三品一标”产品比重。做特文化旅游业。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高端化、精品化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引进战略投资主体,打响文化旅游品牌,努力建设成为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念好山字经,规划建设好金凤山公园。把环九龙山的高酿、石洞等地建成重要的民族生态体验旅游和健康养生休闲基地。唱好水中歌,规划建设好以三门塘为核心的清水江库区风景区。积极打造清水江百里画廊,规划建设朗江、鉴江30里水景长廊。做好农文旅,规划建设朗江农业公园,建好奇石馆。打好民族牌,大力策划和包装“四十八寨歌节”,唱响世界歌会品牌。做好家文章,规划建设家祠文化博物馆、百家姓家祠客栈。建好村景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及开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快速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银行、保险、信托、投资、租赁、财务等业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覆盖率。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增强融资能力。丰富保险产品,推进“三农”保险。积极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扩大居民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成品油、拍卖、典当、酒类等行业健康发展。发展旧货交易,开发二手商品市场。
(三)全力促统筹,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坚持产城景有机融合,做好山水田园文章,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特色镇村,打造城乡建设新亮点。科学统筹城镇发展布局。重点打造环金凤山“凤城 邦洞 蓝田 社学 渡马”、沿清水江“坌处 远口 白市 江东 瓮洞”、绕九龙山“高酿 石洞”三大区域特色新型城镇组群,积极发展竹林、地湖、注溪、坪地各具生态与民族特色的风情小镇,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文化引领城镇建设,突出侗苗文化、家祠文化、木商文化、民俗文化,加强城市交通、绿化、休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建设品位。到“十三五”期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20万人左右,力争实现撤县设市目标。大力建设山水田园城市。紧紧围绕“黔东山水·田园天柱”,倾力打造侗苗文化典范城市、区域节点城市、家祠文化城市,努力建设成为西部独具魅力的山水田园城市。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构建“一城两翼、产城互动”城市发展格局,以县城为中心,拓展两翼,连接邦洞工业园区、联山产城互动区和朗江农业公园,打造新型工业经济带和大农业经济带。建设县城“四横三纵”城市路网,提升公共交通能力。完善城市管网、供水排污、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加强县城周边山体美化绿化,规划建设南康等城市公园,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县城重大商业项目建设,形成新商圈,凝聚新业态,汇聚新人气。增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改进城市建设及管理工作,强化规划控制力,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特色镇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特色示范小城镇。大力实施村镇建设行动计划,以中心村、示范村为重点,以“六个小康”行动计划为抓手,将农村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规划建设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落实“三个1亿人”城镇化行动计划,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切实解决好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和权利维护等问题,促进进城农民安居乐业。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权益。
(四)全力保生态,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严格落实生态主体功能区要求,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优化生态区域布局。实行全县生态布局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措施,禁止从事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开发建设活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推进生态建设工程。深入推进“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城镇绿化进程,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持续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行动。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强化公益林管护职责,兑现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实施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实施最严格的环评审批制度,强化环保问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县城二期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全面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建成垃圾中转体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达95%以上。强化水污染防治,推进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加大鱼塘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确保地表水质达标率达100%。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广清洁能源,治理工业污染源,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确保95%以上。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质量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土地资源质量。强化环境监测,从源头上落实强制性约束措施,确保节能降耗减排达标。加大环保执法司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五)全力夯基础,进一步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快实施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完善大交通体系。开工建设天柱支线机场,实现通航目标。力争建设玉屏经天柱、黎平到从江铁路。建成松从高速天柱段,积极争取天柱至会同高速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实施国省干道提升工程,争取完成邦洞至三穗、新寨至锦屏,以及远口经县城、润松、石洞至锦屏平秋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天柱至瓮洞、天柱至白市、竹林至金寨山三条连通湖南大通道。以金凤山为中心,以县城、周边乡镇和重要景点为节点,规划建设环形公路圈,促进快速连通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县职校经天柱化工至芹香寨外环公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和通村畅乡工程,改造县乡道70公里,完成637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加快建设清水江高等级航道,打通出省黄金水道。建设现代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完成鱼塘水库复建项目,强化县城水源保障,力争实现供水“改渠换管”。完成县城第二水厂建设,着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126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和改善1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下王、墨溪、三门塘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实施乡镇集镇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确保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实施农村水电扶贫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加强电讯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满足城乡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加强地理、人口等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城乡网络信息全覆盖。促进行政村“宽带村村通”,并向自然寨延伸。建制镇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规划建设县城天然气管网。
(六)全力添动力,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取得新突破。坚持以改革求突破、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创新、土地、资本等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扩大有效供给拉动有效需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严格执行矿权监管政策,促进重晶石、黄金等矿产资源优化配置。拓宽重晶石贸易销售平台,强化“三位一体”管控,不断增加财税收入。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倍增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业,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切实发挥国有平台公司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运营机制。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长效机制。拓宽对外开放平台。充分用好大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的机遇,积极融入黔东一体化和“天柱—锦屏—黎洛”城镇发展区域,深化黔东湘西区域深度合作,拓宽开放发展新空间。发挥园区和项目平台作用,加强对外开放战略性平台建设,大力吸纳投资、引进资源。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导向,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力争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累计达到240亿元以上。鼓励支持创新发展。清障搭台,放水养鱼,加强政策支持,营造创新环境,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资源,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行动。盘活存量,挖掘增量,创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模式,促进提质增效。
(七)全力惠民生,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大会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持续推进教育“9 3”计划和“4 2”突破工程,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90%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创建电商职业学院和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学校。调整优化教学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规划建设教育聚集区,打造黔东区域教育中心。推进人才强县。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大力培养和多形式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两馆一站一室”目标。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把三星岩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完善体育事业发展机制,实现所有乡村学校、行政村有篮球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大力建设健康天柱。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力争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期望寿命达76.8岁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事业。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推进人口和计生服务体系建设。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5‰、5.7‰以内。健全就业平台,落实就业政策,新增就业机会,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和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提高城乡住房保障能力,新建公租房36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5200套,农村危旧房应改尽改,基本实现城市低保标准三倍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经济适用房需求,基本完成现有老居住区的综合改造,基本改善农民工、农村低保困难群众等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八)全力强法治,加快建设法治天柱。坚持依法治县,强化法治思维,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推进依法决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积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综合执法,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把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列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依法实行政务公开和预算公开。推进公正司法。为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创造良好环境,落实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保障司法人员依法履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加强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严格执行办案质量终身责任制、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和案件办理期限制。推行法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进一步探索群众普法教育有效途径,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体系,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援助,促进法律服务业发展,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司法基础,强化社区矫正执法,推进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刑释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深入推进“平安天柱”建设,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力度,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推进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统筹解决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