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走在前”奋力谋新篇(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

近年来,鲁东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围绕省委“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建立健全服务地方保障机制,加强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鲁大力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服务地方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体制。学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两级联动,内外协同推进”的服务地方保障机制,并成立了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服务地方办公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组织协调全校开展服务地方工作;各二级学院也成立服务地方工作的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本学院服务地方具体工作。

形成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学校制定实施《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计划》《服务烟台现代化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编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成果汇编》,各二级学院按照学科专业对接领域,布局创新平台、团队建设,培育服务地方科研成果,深化产教科教融合,构建上下联动、内外推进的服务地方工作机制。

出台切实有效的考核激励政策。学校将服务地方工作纳入关键发展目标绩效考核范畴,深入推进以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改革和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修订专业技术岗位晋升、考核办法,增加服务地方工作条件占比,落实国家科研“放管服”改革和技术成果转化收入所得减税政策,加大横向科研绩效奖励和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性。

二、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培养、培育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建设区域人才集聚高地。学校以高校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为抓手,坚持“学科 领军人才 团队”的人才工作思路,重点引进和培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才和海外优秀创新人才,打造校地人才共同体。近年来,学校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青年博士200余人,培育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专家28人次,使学校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打造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水平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学校加强集成电路、海洋应用特色学科群建设,在山东省首批“双高”(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中,鲁东大学水利工程学科被确定为优势特色学科,是全省同类学科中唯一的高水平建设学科。发挥学校教师教育优势,整合提升教师教育学科群水平,积极打造山东半岛唯一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的教师教育学体系。

探索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有效路径。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一流专业和专业群建设。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3个,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专业群2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在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中占比达50.82%。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与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联合建设了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绿叶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并获批全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与全球知名的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建了盈科法学院,培养地方所需、企业急需的高水平涉外法学人才。

三、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大力倡导面向未来、跨专业、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建立自由探索和需求导向的科研引导机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研选题。近年来,学校立项国家级科技项目105项,省部级项目208项,立项经费1.2亿元。发表并被SCI、E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922篇,出版专著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4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统筹布局,构建资源配置优、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运转能力好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培育建设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建有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平台10个,与烟台市政府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等创新共同体23个。与绿叶生命科学集团、盈科律师事务所等联合建设了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示范性协同育人平台,培养产业所需、企业急需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校着力加强全功能标准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获批山东省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社会委托项目634项,其中,成果转化88项,到账经费1.8亿元,学校横向科研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例呈逐年增长态势,到2021年已超过70%。学校连续多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称号。

四、围绕产业需求,加强技术攻关,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学校依托国家级人才李正教授带领的团队,与山东东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山东省半导体器件与光电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制开发了具有低电容、低噪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单元面积≥314mm2的大面积硅漂移SDD探测器芯片,承担“用于CT核心部件硅漂移探测器阵列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山东省重大创新示范类项目,并依托该项目在烟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山东光探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项目产业化。

服务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近年来,学校依托与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的烟台智能技术应用联合创新研究院,开发了系列4—6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高压带电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类人机器人产品和“轴承圈智能车削制造系统”等智能制造系统,打造了“智能精密铸造工厂”等一批系统集成示范项目。研发无损伤智能分选系统,联手打造“免保贷”商业运营模式和“政银保企”协同服务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服务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服务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学校依托特医食品研究院,开发“呵本”系列20余款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其中,“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粉”等15款产品配方在多家公司实现转移转化,打造了鲁大特医品牌。此外,学校体育学院还与烟台市残联共建烟台市助残服务基地、烟台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师生深入社区、特教学校、儿童福利院等开展社会调查、训练竞技、体育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2019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服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依托烟台市动物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张兴晓教授团队主动承担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攻关专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流行期气溶胶检测与环境控制技术研发”课题,在省内率先研制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经烟台奇山医院临床验证,该试剂盒将核酸检测时间缩短至20分钟,检测准确率达99%以上,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团队带头人张兴晓教授因此被评为“烟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担当作为标兵”。

服务海上航天产业发展。学校联合中集海工院,协同航天一院航天五院等建设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开展海上航天专用装备、测控指挥一体化技术、海上发射用火箭适应性技术及卫星数据应用等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为常态化、高频化海上发射与回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圆满完成多次火箭海上应用发射保障任务。该中心首次以“揭榜组阁”形式,承担“海上卫星发射与回收”“运载火箭海上发射与回收设计及仿真验证系统”等省、市重大创新工程项目,有效服务保障了中国东方航天港建设。

学校也被中国宇航学会批准为单位会员,是目前山东省高校中唯一的单位会员,体现了业界对鲁东大学在海上航天发射领域技术研发和保障水平的认可,这为学校在海上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五、加速涉农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程建设

打造全链条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学校整合校内涉农资源,与烟台市农科院共建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围绕田园综合体规划、土壤改良与修复、农林作物遗传育种、新型种养模式推广、智慧农机研发、农技人才培养培训开展全链条式服务;助力鲁渝扶贫协作,在巫山设立鲁东大学博士工作站,打造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废弃菌糠做有机肥还田循环农业模式。

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学校发挥规划策划和科技创新优势,挖掘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策划了烟台海阳市朱吴镇、烟台市牟平区莒格庄瓦善古村落民俗旅游和智慧农场、烟台栖霞市黄燕溪谷等“十百千”“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大户庄园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策划项目也获批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程项目。

由学校16位女博士组成的“农林作物遗传育种”创新团队主动投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烟台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是对女博士创新团队在科技兴农、技术助农、校企富农、育才惠农中的实践和贡献的高度认可与鼓励。

六、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助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助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湿地修复。学校依托海岸研究所,协同青岛海大海洋能源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海洋工程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中心,与胜利油田联合建设“海洋工程安全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为胜利油田提交《油气勘探开发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建议报告》,围绕胜利油田高质量发展与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提出9项意见、建议;依托滨海湿地生态修复与保育实验室以及滨海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与景观破碎化问题,联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机制”,从生源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水盐调控角度提出“逐级修复”的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新思路。

开展盐碱地治理工作。依托赵英教授带领的“土壤水文学”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于2020年同东营市政府合作建立了“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并获批东营市土壤健康与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在盐碱地土壤改良、水盐调控、种养循环农业、碱蓬柽柳生态过程、互花米草入侵防治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批专利10余项。

开展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工作。依托学校农林工程研究院,开展植物耐盐基因挖掘、功能验证和耐盐植物新品种培育工作,在东营试种速生耐盐碱杨树新品种(系)50余个。依托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傅金民教授团队,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东营市建立800亩繁育基地,加快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的“鲁滨1号”沟叶结缕草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大力促进了盐碱地区植被覆盖。

开展新型种养模式推广工作。省科技特派员、农学院孙国华教授领衔的海参研究团队探索出黄河三角洲刺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选育出适合黄河三角洲池塘养殖的刺参抗逆新品系“华春1号”,该成果在山东华春渔业有限公司实现转化,推广养殖1000余亩,产生经济效益150多亿元。学校还依托食用菌团队,在滨州、东营等盐碱地地区大力推广适合盐碱地羊肚菌大球盖菇等新型、高附加值食药用菌的种养模式,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

七、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助力打造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发挥智库作用,为区域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学校发挥人文社科“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智库平台。多年来,持续开展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研究,相关成果多次被纳入全国两会重点议案、提案。“环渤海城市与经济区协调发展研究”获得2018年山东省社科特等奖,“山东省‘双一流’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建议”被省社会科学院在《科研要报》中上报,相关建议被省教育厅采纳,指导全省“双一流”建设。

服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依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杰出校友张炜,学校打造了集文学创作、研究、交流、教育、展陈于一体的张炜文学研究院和文学博物馆,同时举办了“儿童文学周”“万松浦文学奖”评选等系列品牌活动,为繁荣山东文学创作、培养写作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艺术学院还联合烟台市委宣传部,创作排演了大型情景组歌《红色胶东》,全面展示了红色胶东承载的党建史、革命史、奋斗史、开放史、筑梦史,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学校历史文化学院、胶东文化研究院等,着力加强胶东文化、开埠文化、红色文化研究,出版了《明朝朝鲜使臣笔下的山东研究》《红色鲁东》等著作,助力烟台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胶东红色文化龙头城市建设。依托体育学院,学校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山东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赛事中获得金牌30枚,为体育强省建设贡献了力量。

鲁东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依托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前、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徐东升,鲁东大学党委书记。)

作者:徐东升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午5:11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下午5: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