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简介

滴答清单,一款跨平台同步的待办事项和任务提醒软件,协助用户完成待办事项,以便更好地规划时间、安排生活。支持Web、iOS、Android、微信等多个终端协同工作。

产品管理和运营团队为杭州随笔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团队成立于美国,在2013年5月率先在海外推出To do管理软件TickTick,上线一年多广受海外用户好评。于2014年9月正式推出中文版本,并取名为滴答清单。

1.2 产品体系

产品体系如下: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本文分析基于滴答清单Android应用(版本:2.7.5,体验环境:Android 5.1,系统:Flyme OS 4.5.3.1C),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协同工作,免费账户。

1.3 基本数据

应用整体情况如下(数据来自清源火眼):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截止2016.4.30的各渠道下载累积数据如下(数据来自酷传):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由以上数据可知,总下载量达到140W左右,在工具类应用中尚算良好;评分达到4.1,用户的使用体验也相对较好;但是日活只有1w不到,说明转化率、用户粘度还相对较低。不过对于时间管理类应用,一旦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用户粘度一般会稳定持续上升。滴答清单在国内上线两年不到,整体上看正处于上升期。

2 产品定位

2.1背景介绍

2.1.1 痛点分析

时间管理,即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组织的既定目标。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工作和生活对人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成本和获取成本大幅降低,其中繁杂的碎片化信息,极大减弱了个人执行力。

这两方面导致,在工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 工作前:一般人对复杂理论并不熟知,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计划
  • 工作中:各种内外部因素打扰,顾此失彼,工作效率低下
  • 工作后:没有定期回顾、总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种时间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GTD方法。

2.1.2 GTD方法

GTD(Getting Things Done),即“把事情做完”,其两大要点为:

  • 清空大脑的内存: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事的。大脑中记录大量事情,会增加自己的焦虑感,从而降低自己的效率。所以应该将事情记录在外部设备,确保自己专注地面对眼前的事;
  • 把任何任务和项目具体成行动:在一个给定时间采取一个给定的行动,时刻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行动效率和信心。

根据两大要点,GTD方法分为5个步骤:收集、整理、组织、回顾、行动。GTD是一个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的理论,具体内容本文不多作介绍。

2.1.3 移动端app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GTD等时间管理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带动了对移动端工具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此类工具应用。这些工具有一个共同的侧重点,即利用便捷的“待办事项清单”,实现对任务的动态管理。

基于此,这些工具有另一个共同的名字:ToDoList工具。市面上主流的移动端app有滴答清单/TickTick,奇妙清单/Wunderlist,Doit.im,朝夕日历(仅iOS)等。

2.2 目标用户

2.2.1 用户特征

根据2015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工具应用用户数据(来源:易观智库),可以判断用户基本特征。

  • 年龄:以在校大学生、白领上班族为主的中青年
  • 地域:北上广深杭等互联网行业发达地区、省会城市为主

由于效率工具类app使用门槛相对较高,且不是刚性需求,所以可得出下面两个用户特征:

  • 受教育程度:受过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及以上
  • 价值观:重视学习和提升,有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意识

2.2.2 使用场景

  • 早晨起床、工作之前、碎片时间,用户查看任务
  • 任意时间获取任务,随手记录任务
  • 重要事件开始前、deadline之前,提醒用户
  • 完成任务后,标记任务已完成
  • 一段时间之后(一周/月),根据需要查看并整理已完成的重要任务

2.2.3 使用频率

  • 几乎每天都要使用
  • 每天操作10~20次
  • 每次停留时间1min以内

3 功能分析

3.1 功能框架

3.1.1 基本说明

  • 两级任务系统:清单,任务。清单可视为包含任务的文件夹
  • 除了GTD方法必备的特殊清单-收集箱之外,可自定义清单,如工作、学习、家庭等
  • 每个任务均可从两个维度描述,所属清单(唯一)、时间(可缺省)
  • 新建任务只需有任务名,默认属于收集箱,其他参数(时间、优先级等)均可缺省

3.1.2 App功能逻辑图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3.1.3 主要界面图例

收集箱: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侧边栏: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桌面插件图例

(桌面插件尺寸多样,这里仅选取4*4插件)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3.1.4 微信公众号功能框架

滴答清单微信公众号为服务号,使用前提为在公众号绑定滴答清单账号。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定位为便捷的任务收集查看工具,与app互为补充,难以单独使用。无任何内容建设。

3.2 使用流程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3.3 竞品分析

3.3.1 竞品选取

选取竞品为:奇妙清单(Wunderlist),Doit.im。体验环境为Android 5.1,系统Flyme OS 4.5.3.1C。

应用来源为豌豆荚,相关数据如下: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3.3.2 功能框架

奇妙清单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Doit.im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3.3.3 功能对比

下面的功能基于免费账户的体验: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从产品功能上来说,ToDoList类软件,乃至整个效率工具类软件中,支持多平台同步的应用较少,滴答清单、奇妙清单、Doit.im已经算是同类应用中的佼佼者。

滴答清单和奇妙清单都是基于“清单-任务”的组织模式,不同于Doit.im的“任务-标签”组织模式;滴答清单的特色小功能更多(语音输入、日历),并利用了微信公众号服务于客户端形成互补,上手体验好。奇妙清单UI精美,功能方面相差滴答清单不大。Doit.im更注重配合GTD的理论,但显得过于重度,使用门槛高。综合各方面看,滴答清单胜过其余两者。另外,滴答清单注重社交分享,相比之下,其他两者都没有社交元素。

从市场表现来看,滴答清单在各个渠道的下载量表现、用户评价等方面都居于同类应用首位。奇妙清单与滴答清单相差不大,而且已加入微软,将获得相当大的助力,后续的市场表现也值得期待。Doit.im与GTD紧密结合,但是功能太重度,不了解GTD工作方法的用户学习成本过高,大量功能用不上,所以其市场表现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ToDoList类软件,乃至效率工具app的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应用同质化非常严重,这对应用开发商提出了挑战。此类应用真实的需求,不仅在于用户可以使用产品记录待办事项,提醒接下来该做什么。更在于如何让用户更加高效地记录、在合适有效的时间提醒用户、刺激提升用户的执行力。更好地发掘并满足用户需求,推出用户真正需要的、方便好用的功能,是开发商们面对的根本问题。

4 运营手段

4.1 产品运营

作为工具型应用,滴答清单不能产生大量的UGC和PGC,现阶段没有内容运营的空间;活动运营方面,只能通过VIP特权的发放来推动,同样比较少。

滴答清单的产品运营主要以体现在用户运营上,通过产品内部的功能设置,提升用户留存,刺激用户付费。

4.1.1 新手任务激励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通过完成一些任务,获得充值优惠特权。

  • 设置新手任务:引导用户熟悉清单功能,提升用户留存
  • 鼓励连续登陆3天:提升用户留存
  • 刺激朋友共享:拓展用户来源渠道

4.1.2 用户等级和数据统计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设置用户等级和数据统计,刺激用户活跃度。设置炫耀功能,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拓展用户来源渠道。

4.1.3 社交媒体分享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滴答清单的任务可以分享至社交媒体

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提升用户粘度,并拓宽用户来源渠道。

4.1.4 多人协作

所有自定义清单均可共享,该功能大大拓展了产品的使用场景,也拓宽了用户来源渠道。

“滴答清单”移动端产品分析报告(滴答清单年度报告)

4.1.5 多平台同步

用户可以在Android,iPhone,Web等12个平台上使用滴答清单,随时随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由于服务器在国内,平台之间同步速度快,且完全免费。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使用场景需求,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

4.2 媒体运营

4.2.1 官方论坛

官方论坛是重要的用户反馈收集渠道,90%为用户反馈以及官方回复,其余为官方公告。

官网除了官方论坛的入口,网站底部给出了4个公共平台的连接:微博、微信、qq、豆瓣。

4.2.1 微博运营

截止2016.5.3,滴答清单官方微博目前的粉丝数量为29595,微博数量为912条。蓝v认证。

相对于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属性,微博是滴答清单对外发布消息、收集用户反馈的重要渠道。

微博主要内容有:

  • 滴答清单的版本更新预告、官方通知,以及新功能展示
  • 关于时间管理的一些心得、文章(主要)
  • 转发一些用户对滴答清单的正面评价

4.2.2 微信运营

滴答清单的微信公众号定位为服务平台,与客户端功能互为补充。完全放弃内容建设,历史推送只有2015.6.30的一篇。

微信公众号的具体功能已在3.1.4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4.2.3 QQ交流群

滴答清单核心用户的交流群,目前有436个群成员(1000人群),收集用户反馈的重要渠道。

4.2.4 豆瓣小站/小组/主页

滴答清单小站85人关注,官方小组43位成员,主页103人关注。

虽然关注量极少,但是仍在更新相关文章,最近的一篇文章写于2016.3.3。

4.2.5 其他

新浪博客:32篇博文,累计访问10906,文章阅读量除2014年第一篇1000 外在200左右

百度经验:《滴答清单网页版使用指南》,更新与2014.10.11,阅读量3630。

少数派、CSDN、最美应用、安卓网等相关媒体的应用推荐文章。

5 改进建议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Strengths)

  • 结合了GTD方法,实现对时间和任务的科学管理
  • 各种特色实用工具,如日历、语音输入
  • 操作简单直接,UI简洁美观,用户体验优秀
  • 多平台同步,结合微信公众号服务,适用于各种场景
  • 支持清单多人共享
  • 能够便捷地社交媒体

5.1.2 劣势(Weaknesses)

  • 免费版无法使用子任务
  • 没有任务回收站
  • 提醒的声音和震动太不起眼,容易忽略
  • 内容建设薄弱

5.1.3 机会(Opportunities)

  • 人们的自我时间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市场在扩大
  •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不断提高
  • 在效率工具类app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得豌豆荚设计奖,口碑良好

5.1.4 威胁(Threats)

  • 区别于拍照、天气类应用,时间管理非刚性需求,目标用户群体不大,用户活跃度偏低
  • 手机预装的日历、记事本功能已经满足了大量用户的需求,而不需要重度的产品
  • 同类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复制成本低,用户迁移成本低
  • 竞争对手,奇妙清单有微软支持,im也与印象笔记展开合作
  • 单一功能需求下商业变现模式有待探索

5.2 相关建议

5.1.1 产品功能

  • 设置提醒时间放在任务编辑界面,以便用户方便地添加闹钟提醒
  • 为免费版本增加子任务功能,但限制条目数量,以便适应部分用户的复杂任务需求,也更好地刺激付费
  • 取消删除任务后的“撤销”提醒,以便减少删除信息对用户的骚扰;以入口相对较深的回收站功能作为替代
  • 适当减少任务条目的交互模式(目前有长短按、勾选、左右长短滑动等七种),以便降低用户误操作频次,以及复杂交互模式带来的困惑

5.1.2 运营手段

  • 重视内容运营。产品面向的应是相对高端的群体,有阅读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文章的习惯。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甚至产品中接入阅读相关文章的功能
  • 将用户运营与内容运营相结合,产生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优质UGC内容
  • 利用公共平台上的活动运营手段,增加产品曝光度

5.1.3 商业变现

  • 会员增值服务:考虑引入积分兑换会员形式,日常使用、媒体分享、邀请好友获得相应积分,提升用户粘度,拓宽用户来源渠道;并通过各种方式给予用户体验会员的机会,达到刺激付费的目的
  • 移动广告收入:可考虑接入应用超市,或者利用内容推送附上广告
  • 智能硬件:可以考虑推出专门设备“滴答手表”、“滴答闹钟”
  • 大数据:利用对用户属性、行为的分析,与其他领域的公司展开合作

6 总结

滴答清单是ToDoList软件中一款不可多得的优秀产品,2013年于国外起步,2014年回流至国内。实用且有特色的功能、良好的交互体验、简洁美观的UI设计,是产品的优势所在。

尽管在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方面均有待提高,但是依靠产品的优势,滴答清单对同类产品保持着较大的优势。

由于效率工具类app针对的时间管理并非广大用户的刚性需求,目标用户群体偏小,用户活跃度偏度。目前该市场已一片红海,也没有较好的商业模式出现。

作者:薛凯文(微信号kevin_caven),研二数学,未来产品狗,求职中。

本文由 @薛凯文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上午10: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