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全国主要城市两会期间,“科技成果转化”话题均受热议, 作为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中试”成为各地推动成果转化的“推手”。
1月16日,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完善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加快中试软硬件产业发展,优化中试发展生态,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此举标志着中试再获国家层面政策加持。
国家和地方层面的重视,背后的深意是推动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支撑高水平建设制造强国。
成都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也重视成果转化工作。去年2月,成都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一号工程”。
去年成都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首席技术官叶锐针对中试平台打造提出系列建议。一年过去,叶锐所在的中试平台“结出硕果”——孵化出2家院士公司、1家海外专家公司,5家规上企业。
今年成都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
成都连续两年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一号工程”,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
叶锐所在的中试平台只是成都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整体看,成都推动“中试”平台建设一年间,如何“交卷”?“成绩单”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产业发展“密码”?新年开新局,成都的“中试”会有哪些“新动作”?
成都
构建中试的“圈”与“链”
“中试是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叶锐介绍,目前,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已完成10余项成果转化。
企业瞄准中试赛道冲刺,动力来源中有政策驱动。去年2月,成都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一号工程”,启动建设一批成果转化中试平台。
叶锐所在的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依托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建设,该公司属于老牌国企,曾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危机。如何实现转型发展,走出困局?叶锐介绍,通过搭建中试平台,承接来自其他客户的原始创新项目,在此进行中试,最终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让企业实现了新旧动能转化。
成都青白江区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
“相关研究表明,100件发明专利走向市场的只有3.9件,大量的专利其实‘躺’在实验室里,科研成果存在转化难问题。”叶锐分析,这一现象本质在于企业需求和高校评价体系不适应,“高校往往是从事0-1的原创创新,但是其研究目标应该瞄准市场行业,也就是企业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去做1-100的原始创新。”
也就是说,成果转化需要实现企业的需求和高校的研究相适配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样问题?“可采取企业提需求、出课题,高校来揭榜的方式推动成果转化。”叶锐说。
此外,在叶锐看来,科研成果中试过程中,高校老师也要参与进来,这样就强化了“科学家 企业家 工程师”的成果转化模式,在此背景下,让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前景得到验证。
过去一年来,来自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中达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在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开展中试。以玉龙化工为原点,成都为半径的一小时车程内中试“圈”与“链”正在形成。
“去年刚导入的中达能源的中试项目,主要围绕混氢天然气进行技术攻坚,项目正在推进中。”叶锐说,截至今年1月,基地已孵化出2家院士公司、1家海外专家公司,5家规上企业。
如何从更大的范围去推动高校的原始创新和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去年,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一“一号工程”的驱动下,成都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对接活动。
“高校虽然有科研成果,但可能不知道哪些企业对此有需求;企业需要使用新技术,不晓得哪些高校有。”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据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介绍,为了推动校企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实现供需匹配,去年,成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专场活动超300场,帮助5000余家科技企业、科研团队、金融机构等实现对接,发布技术成果4000余项,引进芯华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102个。
拓宽成果转化的“朋友圈”
对于经济总量超2.2万亿元的成都而言,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绝非依靠少数企业“单打独斗”。成都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今年成都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答案”:2023年,成都出台科技成果转化28条政策措施,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14个,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在蓉揭牌,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首批建设备案40家……
来自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文澜智谷中试产业示范基地只是成都成果转化“朋友圈”的一个成员。从成立时间看,该基地所依托的玉龙化工在2023年前便“抢跑”中试赛道。以2023年为节点,政策驱动下,这一年,成都涌现了不少中试平台。
自去年2月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一号工程”后,成都便着眼全市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行摸底。去年7月,《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实施方案》出台,破题本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够高、企业承接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中试熟化平台数量较少等问题。
中试赛道如何“冲刺”?成都将政策着力点聚焦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两端。去年12月,成都10个概念验证中心、30个中试平台获得备案。
从发展成效看,获得备案的成果转化平台表现不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在郫都区,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鸟智造”)的14条中试测试线体去年服务近60位客户,推动300个新产品走向产业化;彭州市,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去年推动新材料项目和电解水制氢系统实现产业化。公开信息显示,成都高新区已建、在建中试平台44个,服务成果转化项目达700余个……
蜂鸟智造
从产业类别看,去年来自成都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主导领域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获得上述成都市级层面备案。
值得期待的是,来自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的中试平台纷纷落地,成为成都推动“三个做优做强”的新动能,而来自成都主导产业领域的中试平台成为首批备案中的“主角”,标志着产业建圈强链迎来更多公共平台。
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均在抢滩中试,纷纷出台专项政策。以上海为例,当地明确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开展中试。
在业界看来,“成果-中试-产业”的成果转化链条打通后,走向产业化的新产品将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来带新增量。
全国竞逐中试赛道,成都如何“不掉队”?仅从成果转化平台数量建设看,今年提出,打造西部中试中心,构建各具特色、行业共享的中试服务体系,建设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40个,服务中试项目800个以上,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
这意味着,在去年的基础上,成都市级层面推动建设的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数量将翻倍。而如果纳入各区(市)县推动打造的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这一“群体”更庞大。
“引进来”与“走出去”提能级
随着一批本地中试平台和未来即将建成的中试平台陆续“开花结果”,出现一个新现象:中试平台或成为成都招商引智,吸引更多项目落地的牵引。
蜂鸟智造于2018年落地成都市郫都区,在郫都区拥有1.2万平方米的车间,打造了14条中试测试线体。该企业提供的中试服务包括产品设计、样机制造、工艺优化、供应链优化等涉及科研成果产品化的相关环节。在蜂鸟智造推动300个新产品走向产业化过程中,除了本地中试项目外,不乏外地客户,甚至有外地企业为了在成都就近中试,将供应链搬往成都配套。在蜂鸟智造董事长田勇看来,中试平台作为纽带,类似于发挥招商引智的作用。
蜂鸟智造
“去年,我们为深圳领创光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中试服务,帮助其智能投影设备实现小批量量产。”田勇介绍,这家深圳企业考虑到成都地区对电子产品存在较大消费需求,加之便捷的物流运输条件,以及为了后续新项目在蓉持续中试,便决定设立成都领创公司,让“跑”完中试的产品尽快打入成都市场,并通过成都的物流优势销往各地。
“长期以来,土地、资源、资金等要素成为招商引智的“名片”,未来,以中试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平台也许会成为地方政府招商的一张名片。”田勇表达了这一期待。
发展过程中,蜂鸟智造获得了来自成都市、郫都区、成都高新区在税收、场地方面的优惠政策,去年成都中试平台备案,企业会获得50万元的补贴。
成都推动成果转化利好政策刺激下,企业“新动作”不断,“走出去”成为趋势。“已在北京、深圳、西安等地建立了研究中心,就近为当地企业提供中试服务。”田勇透露,重庆大学已经有五个概念验证项目导入到蜂鸟智造平台。
本地中试平台频繁“走出去”与“引进来”之际,成都推动成果转化有了更大的“雄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交子公园西区及金融城双塔
这给田勇这样的中试平台运营商带来憧憬。截至目前,蜂鸟智造已经在成都、重庆、西安集聚了一批中试项目,“我们会立足成都,推动客户之间形成产业协同,通过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中试创投基金的作用加快成果落地,尤其促进一些外省的中试项目到成都实现产业化。”田勇说。
对于西部中试中心建设,叶锐也表示期待,他将关注点聚焦在产业联盟打造上。
“中试既是科研,又是产业的最前端,聚焦高校科研资源,也聚焦产业资源。”叶锐说,成都可以打造一个\”中试产业联盟”,用其作为纽带,把原始创新技术的输出方和需求方两方面资源聚集在一起,梳理供需清单。
了解供求关系后,下一步怎么做?叶锐说,将高校科创资源和企业需求实现匹配之后,就要通过中试构建应用场景,“比如,混氢天然气的中试成果应用,各方都在探索中,政府可打造示范性的应用场景,考虑到前期市场不会大规模‘买单’,可采取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有限推广,逐渐试出更广的应用场景。”
同时,叶锐提到,成果转化,人才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在蓉高校建设技术转移学院。”叶锐说,中试项目特别对工程师、工匠人才需求大,对这类工科人才的培育和招引,建议可以在其读研、读博的时候就采取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培养,吸引他们把高校老师的研究项目带到企业进行中试,尽早让这批学生成为具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理念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红星新闻记者 宋嘉问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