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关于批准新设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等5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中山大学获批新增设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护理学流动站。至此,学校已建成4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山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名单: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心理学、地球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护理学等4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人员作为中大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优秀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1985年,中山大学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在全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后学校大力实施博士后制度,为国家、广东省和学校培育优秀青年人才。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注重质量,追求卓越”为基本原则,持续提升中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水平。为博士后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发展机遇、更为广阔的科研平台和更加多元的职业发展路径,着力构筑起了中大的博士后人才高地。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会、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优质资源持续倾斜等举措加持下,博士后人才建设成效显著。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方面连创佳绩,连续多次获资助项目位居全国前列。最新公示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74批面上资助人员名单中,中山大学共有124人获得资助,位列全国高校第四;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中山大学共斩获1个金奖、1个铜奖、5个优胜奖……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不断增多、博士后人才竞相涌现,中山大学对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学术队伍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5月,学校已引育院士(含讲座教授)2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0余人。今年以来,共有98人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年度榜单”,18人次入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学术人员在国内外榜单中获得认可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大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发展,学校积极发挥人才优势,引进前沿技术和理念,推动学科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反哺人才培养,为国家、社会孕育更多“国之栋梁”。
未来,中大将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孵化作用,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才哺育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中大力量!
欢迎关注“中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山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中山大学官网/官微、中大招生、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