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文力
阳光保险集团总裁助理,金融科技专家,看懂经济专栏作家(TA已经入驻看懂App小程序)
今年是工行成立软件开发中心25周年。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全国这么多地方,却单单选择了珠海。有幸作为旁观者,经历了整个过程,也曾有机会向领导请教本次决策背后的思考逻辑。可以说这一切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的结果。(作者曾长期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曾任工商银行创新部总经理等职务)
一、形势比人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工行面临着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的巨大挑战。IT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机会。行里因势利导,组织开展了信息策略规划,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和实现路径。其中最关键的任务是建设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
这天随部门大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与一家国际著名IT公司的例行沟通会。该公司曾协助我们编制信息策略规划,依据双方约定,定期一起检视规划执行进展。结果发现执行的效果很不理想。
部门领导询问其他银行都有哪些动作。对方介绍说大多数银行并没采取什么行动,可有一家国有大银行已经明确了IT战略蓝图,并在深圳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大领导一听就不淡定了,剩下的会议时间一直沉着脸不说话。
当时工行全国的软件开发工作主要依赖分行的力量。一开始委托北京和上海分行,分别承担储蓄和对公业务开发中心的职责。北京分行后来因自身技术骨干发生较大变动,感到有心无力而退出。储蓄开发中心转由浙江分行接替。
两个中心平常的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系统进行维护,并向其他各分行提供服务支持。遇有全行开发任务时,由总行从各分行借调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大家集中到中心,使用中心所在分行的设备和场地等资源。
中心所在行本身也有很多创新开发需求,导致与总行项目之间出现开发资源冲突。全国各分行自身力量都很有限,很难临时组织起一定规模的开发力量。即使能够借调到人,其水平也参差不齐,难以保证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时间要求。
随着新开发系统的不断增加,系统维护工作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二个中心所在分行以大局为重,克服许多困难,努力支撑局面,可还是难免顾此失彼。其他分行自身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量同样在增加,派人参加总行项目也就变得愈加困难了。
在全行信息化发展初期,该模式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可随着新一代系统纳入开发日程,明显感觉到难以为继,必须做出改变。大家都认识到,应在总行层面建立起一支稳定的软件开发队伍,承担起全行统一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工作。
或许是惯性使然,也可能是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排上议程。这次部门大领导是真急了,会议一结束就叫住分管领导,商量如何加快成立开发中心的事情。估计是感受到了竞争对手的压力,决心迎头赶上。
按以往的经验,这件事要想有进展,怎么也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可这次却不同,没多久分管领导就通知我随其出差去深圳。一打听才知道,上次会议后大领导就立即着手起草签报,申请在总行成立软件开发中心,二天后就上报给了行领导。
行领导非常重视,很快就安排召开党委会讨论,正式批准了申请。出差的任务是考察确定中心设立的地点。之所以首先安排去深圳,是想参考借鉴竞争对手的做法。如果其理由很充分,就干脆直接复制。
二、锁定经济特区
一到深圳,马上就可以感受到这个移民城市的勃勃生机。到处都在建设,人人都在打拼。大家交谈的话题多集中在股票和生意方面,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当地政府正在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组织落地发展,颁布了许多配套政策。
考察了几个可以马上入住的高科技园区,感觉条件一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深圳分行楼下,看到广场上聚集着黑压压的人群,个个激情澎湃的样子。原来是旁边的深交所将发行新股票,股民们正提前排队打新股。
分行也在全力以赴忙着提供与此配套的银行服务,还有一系列创新业务,均希望总行协助支持。这让我们认识到,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开放程度高,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当地企业自然拥有强烈的学习和创新意识。
由于距离香港很近,许多香港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业务模式会被快速复制过来。深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难得的银行业务创新阵地。若我们能够率先服务好该行,就可以取得非常宝贵的经验,奠定服务好全行的基础。
进一步深入交流后得知,深圳的员工收入中有一大块特区补贴,使其比内地员工收入高出很多。在当时内地人员普遍工资待遇不高的情况下,有没有特区补贴差别相当大。该补贴对于吸引全国各地人才到来,发挥着很关键的作用。
深圳的商业氛围很浓,充满了各种机会和诱惑。分行领导反映部分员工被股票市场所吸引,或被其他机构挖角,心思无法全部放在工作上。这让我们有些许担心,开发中心员工能否在深圳静下心来,埋头做好研发工作。
接着我们转道前往距离深圳不远的珠海市。这也是一座新兴的经济特区城市,紧靠着澳门。这里的城市规划建设很完善。机场可飞往许多省会城市,还有可连接深圳和广州的高速公路,水路可快速直通香港和深圳。
城市风景环境优美,食、宿、行等生活配套设施很完备,物价并不太高。街上人不多,表现得比较有素养。生活节奏相对平稳。这与我们曾经访问过的国外银行和IT公司的研发机构所在城市的味道很相像。
珠海分行大楼最高两层完全空着,可随时投入使用。分行的主机系统资源充足,可以支持我们即刻开展研发工作。机房有一大块富裕空间,且电力供应充足,允许我们后续需要时快速扩充设备。基本上是拎包入住的条件。
珠海市政府同样也在吸引信息技术产业相关机构的入住,并配有更为优惠的政策。当地分行特别欢迎我们的到来。希望我们可以弥补其自身开发力量薄弱的问题,帮助其开展创新,以在当地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回北京的路上,询问分管领导后续的安排。了解到,原来还计划去其他经济特区看看,另外也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主动邀请我们过去。本次考察不但掌握了第一手情报,还基本梳理明确了候选城市应具备的条件要求。
首先最好是靠近港澳,且当地市场竞争激烈的城市。以便我们贴近市场,快速检验所开发的系统产品。其次要有比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较高的收入待遇,同时没有户口迁徙障碍。还要有比较现成的入驻办公条件,可以迅速展开工作。
回到北京后没几天,分管领导兴冲冲跑过来,告诉我已经基本确定为珠海了。原来珠海市政府领导对此事极为重视,志在必得。马上研究拿出有针对性的招商方案,飞到北京面见行领导,其承诺给予的政策优惠条件,实在让人难以拒绝。
双方很快签订了协议,这件事算是正式确定下来了。整个设立开发中心过程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决策速度超出预期。之所以如此高效,应该是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件事的迫切性,上下齐心、全力以赴。
接下来分管领导带着几个人前往珠海去打前站。一个星期后就要求我赶紧安排开发团队进场。我通知所有在上海和杭州正在开发总行项目的负责人,带上自己的团队成员搬家去珠海。又通知其他将要启动项目的人员,一起到珠海集中。
随即自己也赶了过去。果然办公家具、机器设备、食宿交通等条件均已准备就绪。这要特别感谢珠海市分行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大队人马一到就立即投入到项目开发工作中。工行软件开发中心就此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经择良辰吉日,确定在珠海分行大楼门口的广场上,举办工行软件开发中心成立仪式。活动一开始进展得非常顺利,可当行领导和市领导一起剪彩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就变得风雨交加。更诡异的是仪式刚一结束,太阳就出来了。
当地人说这预示着“风调雨顺”。只能以此安慰浑身湿透的自己了。三年后在新建成的开发中心园区门口举行的入住仪式上,同样的变天戏码再次发生。这回有经验了,大家在风雨中嬉笑着,祝愿中心未来“风调雨顺”。
软件开发中心成立后运转还真比较顺畅。当年就开发推出了一大批应用软件产品,数量和质量与往年相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珠海市政府履行了他们承诺,专门划出一大片土地让我们新建开发园区,一大批全国的技术骨干也顺利落户珠海。
四年后,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在深圳行成功投产,实现了总行领导在中心成立时赋予我们的最初使命。凭借此系统,工行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巨大的竞争优势。前文所提那家银行,则经历了十多年才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换代。
软件开发中心为工行培养了一大批IT干部和技术骨干。其中有一部分人员甚至支持到其他金融企业,为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IT水平做出了贡献。行里许多优秀的业务领导也都在中心工作锻炼过,在与IT团队的并肩战斗中迅速成长。
记得有一次去机场接参与项目的业务部门领导。从接机口走出来与我多年合作的老搭档,后面跟着两位不曾相识的年轻人。原来是二位行里新来的博士,将跟着一起学习。多年后的今天,一位成为副省长,一位则成为银行董事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IT重要性进一步显现。行里意识到必须迅速扩大软件开发的力量。珠海市的经济规模虽然也有长足的进步,可与一线城市之间的距离却在慢慢拉开。特区的工资待遇也已没有了优势。珠海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相对在下降。
行里完成了IT系统处理大集中工程。许多曾经需要分行完成的IT开发维护工作,逐渐被总行集中处理所替代。留下的工作,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原来一些拥有强大开发队伍的分行,面临大批IT开发力量闲置的问题。
针对此局面,工行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成立软件研发部,将分行的开发力量纳入总行软件开发中心体系中。工行的整体开发力量迅速成倍增长。更为后续源源不断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奠定了基础。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都会叹服于工行老一辈领导的睿智、务实和勇于担当。把握住了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机会,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特别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借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