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上海科技大学的几个理由
2023年06月21日修改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选择报读上海科技大学的几个理由。从高校教师的角度,从办学理念和定位、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水平、办学条件、办学环境、科研水平、办学质量等多方面对学校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考察,以及结合我们家庭偏好选择到上海科技大学就读的根本原因,目的是想给那些希望在未来从事研究工作的学子在填报志愿时一些参考。
[关键字]办学定位;办学质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导师制。
我们的孩子选择去上海科技大学读书,既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听了别人的忽悠,而是全面考察了半年做出的主动选择。去年高考结束后,儿子的考试成绩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只考了全省700 名次,理综发挥不好,比预期结果低了30分以上,算是历史最低分吧,离他的目标学校还有10 分的差距,最后按B计划,选择到上海科技大学读物理学专业。
一年多来,很多朋友、同事碰到我都会问我孩子在读哪所大学,听到我的回答后,无一例外,都收获了朋友们一脸的不解和同情,基本一个调:哦,读上海科技大学,很好很好!只要努力,在哪所大学读都能成才。当他们知道孩子的分数后,更是一脸茫然,觉得用可读排名前10左右985高校的分数去读上海科技大学,我们是不是都疯了。毕竟,一所新建不到10年的新大学与100年历史的名校相比,无论地位、名气、校友圈、科研积累、办学经验,都无法相提并论,这是不争的事实;再翻翻网友的帖子,一边倒地倾向于认为顶级985高校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在他们眼里,选择上海科技大学,要么是分数不够,要么脑子有病。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在上海科技大学读了一年的书,问他有没有后悔过,他肯定回答,在上海科技大学求学很好很舒服,学校是他理想中的好大学。
回到本文主题,是什么让我们一家选择上海科技大学呢?我努力从事实出发,不带个人主观感情,用大量篇幅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选择让孩子就读上海科技大学可能是我们的教师身份使然。我和爱人都是大学老师,爱人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所普通大学的心理咨询老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深度而全面的了解;我从一所985大学毕业,亲历整个培养过程,对传统学校的培养能力和质量有充分的了解,此后进入一所普通211大学任教,做了15年教授,是省高校金师、省一流专业负责人,是国家级新工科、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高校经历、教师身份让我们对当前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有充分的了解,学校都在干什么,学生又都在干什么,我十分清楚。在C9高校求学,无疑是我们和孩子的梦想,如果能进清北复交这样的高校,做梦都会笑醒,因为这些得到国家最大支持、拥有最多资源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虽然还有不少人在质疑这些学校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度,但是得到名校加持仍然是绝大部分家长和孩子都喜欢的事。长期在高校工作的经历和作为高校教师的角色,我们了解学校办学、学生学习方方面面的事情比其他家长会多一些,看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太一样。读一个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并不是我们重点关心的问题和任务,培养孩子具有独立判断、自由思想、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健康灵魂等才是我们第一等看重的,具有这样培养能力的学校也就是我们的首选学校。孩子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并可以在未来的世界大变局中担负起一定的历史责任,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更大用处的人,这才是我们的期待。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读什么专业,从孩子出生后我们就一直在思考,特别是高三一年,更是与孩子反复研究、商量,以便更好地抉择。与其说我们选择了上海科技大学,还不如说上海科技大学给了我们一次发现并成就新未来的机会。
第二、选择上海科技大学可能是我们不喜欢走寻常路线的做事风格。不从众、独立思考、自主行事一直贯穿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体现在对孩子培养中,我们不要求孩子考100分、不争做前10名,坚决不在起跑线上抢跑、偷跑,中等偏上、不戴眼镜、懂点艺术、留有余地、身心健康、快乐生活是我们的所有期待。儿子的小学基本是玩着长大的,上的是以农民工孩子为主的民工学校,作业少、不补课,下午四点放学后除了60分钟左右的钢琴训练,一般都要玩到晚上睡觉之前;学习心态轻松,不比成绩排名、不给老师送礼、不追求三好生等荣誉,即使儿子小学毕业考试排名在几十名之后,我们也未紧张过,分数能达到85分的目标就好。儿子的初中和高中住校,我们管不着,成绩时好时坏,经常有100分或100名以上的差距,我们戏称他喜欢坐过山车。周末回家,儿子两天半的时间也是以打游戏、补睡觉为主,很少见他写作业、看书,我们不着急,他能睡好觉并且开心就好。很难想象,他中学六年玩了近300款正版游戏,到现在还不知道其游戏竞技水平如何。对孩子读大学的定位我们十分清楚,什么大学都好,只要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相匹配就好,是不是985高校并不重要。“身心健康、中等偏上、不戴眼镜、懂点艺术”等是我们期待的目标,所以儿子大学的目标定位从来不是清北,而是“华五”,上不了“华五”,上海科技大学是首选。儿子达成了他的目标,我们也活成了儿子期待的父母——允许他成长为他想要的样子,结果自然是家庭和谐、母慈子孝!从读农民工小学到读私立初中,再到读上海科技大学这所“双非”学校,我们一直都不走寻常路——这条别人不理解的路。很多朋友曾苦口婆心地告诉我,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重点小学抓起,一直读到985大学。可在我的心里,就算从顶尖985大学本科读到世界名校博士后,家长得了面子,却可能输了孩子的健康和幸福,结果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多少人的经历已经证明,只有适合自己的学校和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勉强去读一所顶尖国内大学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认为,作为父母,如果选择学校时从众跟风、人云亦云,以自己的喜欢代替孩子的兴趣,可能才是最大的灾难和悲哀的开始。
第三、选择上海科技大学就是想与一群想法相同的孩子在一个充满未知的学校一起“卷”。中小学时,我们一直拒绝孩子过“卷成绩”的生活,过考99分的就是差生的生活,过到处补课牺牲玩耍的生活。我们不想孩子过早地冲刺、起跑,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只要能满足正常学习,不必尽全力,学而留余力,自己在自己的跑道跑就好,不与别人家的小孩在成绩上比高低;而在大学,情况会不一样,在心智和身体都基本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多用些力、多使点劲,必要时可以适当“冲刺”、努力去“卷”。学习目标、人生目标可以高一些,格局可以更大一些、视野可以更宽一些,不能只满足于找好工作、获高薪水,更要向马斯克学习,经常想想自己能为世界、为人类、为国家做点什么事、贡献点什么力量,并努力做好准备。而上海科技大学就是这样一所可以让孩子拥有发展上无限可能的学校,其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孩子去“卷”、去发展并成就自我。能与一群理想、信念和目标大体相同或相近的同学,在同一个地方共同拼搏,一起“卷”科研、“卷”创新、“卷”未来本身就是很有吸引力的事。儿子的大一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以他的信息导论课为例,平时作业的难度和工作量看着就让人瑟瑟发抖,全英文描述自不必说,每次作业要花数小时或数天的思考和完成时间,还有Project数百行的代码量,让一些985高校的同学望而却步。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没有“985”的标签,但其货真价实的研究创新、解决问题的本领也不会输于任何学校培养的人才。
第四、选择上海科技大学是我们坚信学校能给孩子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个结论,得益于我们对上海科技大学这所新的“双非”大学的全面系统的考察,把孩子交给上海科技大学来培养,我们放心。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曾带孩子考察过清华、北大、香港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希望给儿子树立这样的努力目标。后来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改变了我们的看法,我们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上好大学,而是拥有更好未来。我曾带儿子一起参观西南联大,从中得到很多感悟,一所在中国边陲办学不到八年的高校,在艰苦的生活、教学、实践环境中,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十名两弹一星科学家和百余名院士,一定有其成功的秘密,即: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西南联大的很多老师拥有国外顶尖高校留学经历,拥有很宽广的国际视野,很强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有一流学生群体,刻在石碑上的那些名字很多都出身不凡,家庭背景强大,一些学生还拥有历经数代的中国精英家族血脉传承;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自由的选课机会、自编的教材内容,平等的师-师、师一生交流互动平台,唯实求是严谨的治学风气。一切成功和失败皆有原因。反观我们现在的顶尖高校,自建国以来,就没有培养出世界级大师,没有产生影响人类发展的在原创新成果。怪不得钱理群教授曾说我们的高校一直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怪不得钱学森先生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样的问题。现状是,国内最顶尖的大学每年消耗着国家数百亿的科研经费,发表了无数顶尖论文,可是哪些才是我们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哪些才是对世界、对人类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成果,我们找得出来吗?多年前,某位TOP2大学的教授跟我说,他们学校是一所二流的教授把一流学生培养为成为三流的社会人才的学校,这样的结果,这样的学校,什么时候才真正突破呢?我们的孩子应该读什么样的学校呢,从小孩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有停过这样的思考。所以一直期待有一所能像西南联大这样的世界级大学在中国诞生,让孩子可以在其中获得更好教育。幸运地,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等这些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运而生,也许其中会有一所学校能够复兴中国世界顶级大学的荣光呢,小孩选择上海科技大学当然也是朝着这个可预期的未来奔去的。
第五、选择上海科技大学最首要原因是学校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很喜欢上科大的小规模、国际化、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小规模,体现在招生上,与每届动辄四五千人或者更多的学校相比,学校每届只招500名本科生,是真正的规模小,所以生均经费和资源的确很富足,三个学生一个宿舍、每个学生一个图书馆座位、一个学生两个导师的待遇在全国绝无仅有,虽然将来校友少了一些,但是人的一生又能交几个朋友呢?最后能联系得上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且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国际化,学校与斯坦福、耶鲁等世界100 顶级高校建立了紧密办学和科研合作联系,为师生拓宽国际视野、走出去参与学习和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愿意,所有学生皆可通过“3 1”通道与世界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最先进的实验室里工作,30%以上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到国际著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平台让梦想更易实现;学校100%的课程使用了与世界同步的全英文教材保证了教学内容常上常新,30%的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确保了学生英语水平时时在线,让学生与国际学生和教师交流畅通无阻。双导师制帮助学生成长无忧,生活导师带着孩子一起享受生活,帮助孩子解除学习中的烦恼,学术导师带着孩子可以从大一就开始进入实验室与硕士生、博士一生一起工作,共同参与研究,提早唤起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为以后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儿子在大一就进入了CUPT竞赛组,经常要到实验室做实验,经常要阅读论文文献、做PPT并在小组中做Presentation,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我们很喜欢上海科技大学“学生发展中心”的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孩子上学之前,我把学校所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学校的课程体系确实与发达国家大学是一样的,都是厚基础、宽口径,及基于个人成长和学科素养的安排。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在学校实行的完全学分制和进校转专业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一人一张课表,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安排自己的课程,实现了因材施教,与很多按班级排课的学校相比,选课制给了学生真正的课程、教师、学习时间段的选择权利。厚基础宽口径,理工科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线性代数、生物、信息导论、经济学导论多门通识课程,国内大学这样安排的不多见,如:“经济学导论”让学生懂得现代社会经济运作的规律,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创新创业作铺垫,国外的重点大学基本都会开设,而国内开设的学校并不多;信息导论课程分为程序设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多个模块,让学生对当前新兴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充分了解,大量的编程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很多研究生直呼这是一门课程的难度直逼硕士研究生水平。物理、生物、化学这三门通识课则为学生未来科学研究理想打下初步基础。通过这些课程相互贯通,学生可以从事更多的交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未来可以适应更多的工作岗位。学校的课程体系还有很多像自然科学、人文、艺术、设计方面的通识选修课,帮助塑造发展更全面、灵魂更丰满的学生。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特点是英语和体育课程的安排,一般学校的英语课,是要学四个学期占12学分的大学英语,而上海科技大学的英语只分两阶8学分,基础英语4学分和人文英语4学分课程,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免修4学分基础英语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上海科技大学的体育课也与众不同,采用的是俱乐部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学习,游泳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学会,使学生不再害怕溺水,体现了学校对生命的关怀。
第六、选择上海科技大学的其次原因是学校的硬核实力。学校拥有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实验设备、一流科研产出、一流的办学区位,我很期待学校成为第二所西南联合大学。从学校管理层看,学校拥有最硬核的校长——江绵恒,他是留美博士,拥有丰富的研究经历和办学经验,对中国教育的问题及创新发展方向了如指掌、洞若观火,70 的年龄还在从事一线研究和教学,作为榜样和灵魂人物,有他在,学校的发展就一定会蹄疾步稳、快速向前;从学校生源看,选择上海科技大学的学生,大都有不错的家庭背景,虽然不一定是精英家庭,但也可算是中产之家,家长们的境界和勇气都很不一般,孩子们更不用说,都有能读中流985高校的水平和实力,与“华五”一两个分数段的分差不会造成培养结果上差异;从师资方面看,100%的教授都拥有顶尖名校本科、博士学位及海外名校教学科研经历,他们的国际视野、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不用怀疑,加上诺奖获得者、几十个院士,学校教师队伍阵容够豪华,学生在这样师资队伍的教导下,想不优秀都难;从培养质量看,学生中心的办学理念与国际充分接轨,毕业生80%左右的升学率、30%左右的出国(境)深造率、45%左右的国内保研率,及学生创新创业质量,使学校就业质量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充分说明了学校办学模式带来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孩子毕业前程无忧。从科研条件看,学校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实验室、科研设备,甚至有投资上100亿的大科学装置、国之重器,再加上周边的中科院所属实验室、实验设备的加持,为学校科学技术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出了骄人的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创新研究提供了条件。从学校排名看,短短十年,学校在国内国际排名逐年上升,现在已是国内TOP50,这是总人数成果排名结果,如果按个人平均科研产出排名,上海科技大学则可稳居国内TOP5,一流科研条件、一流科研成果一定能帮助成就一流的大学。从学校区位看,学校所处位置更是全国绝无仅有,位于上海浦东张江国家科技创新区,顶尖科学研究机构、高水平大型国际高新企业在学校周边布局,既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创造了广阔机会,也为学生科学创新研究提升了条件,更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舞台。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想不成才都难。
当然,上海科技大学现在还很年轻,离清华、北大等这样的百年名校还差九十年,学校种下的树也还未长大,但我们都知道这些树还在长大。在我眼中,学校目前也有四个缺点:一是学校是“双非”学校,名气不够大,对于想大学毕业早早就业的学生,学校没有“985”标签加持,可能在国内找工作经常要给用人单位做各种解释,考公务员会被冷遇,所以到上海科技大学读书的学生最好是怀揣当科学家的理想的学生;二是学校一些教授很年轻,教学水平不够高,毫无疑问,教授们科研水平是顶尖的,很多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教授们年轻,所以教学经历浅,教学水平可能还要进行磨炼。学校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比较少,那是因为一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需要老师打磨数十年,所以这不奇怪。正因为教授年轻,也才会有无限可能、无限未来,才能懂得年轻人在想什么,才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三是学校缺少历史积淀,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偏少,这也是年轻学校必须经历的过程,须知要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的成果,大都需要历经数十年积累和沉淀,成果转换的经济效益也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实践验证,但拥有那么多富有朝气的年轻科学家的上科大,假以时日,其科研奖项一定会拿得手软;四是学校的毕业生还很少,校友资源不够丰富,虽然学生创新创业获得了不少融资,但还没有出现在呼风唤雨的商业领袖、业界大咖,也还没有出现在体制中行政领域内的高层领导者。我相信再过10年,这些顶尖人物都会一一出现。这是我能想到的上海科技大学的四个不足,其实这都是因为学校年轻的原因,时间自会弥补这些不足。所以,敢于选择上海科技大学就读,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对未来预判能力,以及勇于挑战未来的精神。
我们选择上海科技大学,从未动摇过。作出这样的决定,花了我们近半年的时间,是在充分研究了学校的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郑重选择。当然,现在看来依然是正确的。我不建议学生都要来报上海科技大学,因为她只招500名本科生,机会难得,最好留给对未来有长远规划的学生。如果以后想从事科学研究、致力于解决类似“卡脖子”方面的问题,并且想一直读到博士的学子可以认真考虑这所学校,想从事高科技创新创业的学生也可以参考;如果只想轻轻松松地获是名校的毕业文凭,借以找一份舒适、体面、稳定的公务员方面的工作,或者获得一份优渥的薪水,不建议报读上海科技大学,因为这所学校从出生就不是为解决就业问题设立的。
学校好不好,不用看到别人说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独立自由的思考、勇于质疑批判的精神。选择或不选择这所学校都对,关键是家庭和孩子终究想要什么、想在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给出的孩子读上海科技大学的所有原因,不需要再解释,如果能帮助家长和孩子增加一个思考的角度就达到目的了。否定我们选择的人,可以批评我们是傻子或者疯子,无所谓,那是他们的权利,我并不在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