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杨森平:推行科研攻关项目经理人制度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丨南财对话·广东两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广州报道

1月23日,广东省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据悉,2023年广东注重原始创新,超过三分之一的省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专项资金投向了基础研究领域;接下来,全省还将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

如何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基础再造?科创成果转化还存在哪些挑战?如何看待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度等新举措?

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广东省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常委、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森平表示,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 技术攻关 成果转化 科技金融 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探索“揭榜制”“业主制”等多元项目组织方式,并充分发挥企业转化主体作用。

南方财经:对于今年广东省强调的“产业基础再造”,你认为最关键的是什么?

杨森平:我认为“产业基础再造”的核心首先在于加大基础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其次,推动企业将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要继续推进实施“强芯工程”“璀璨工程”等,尽快补齐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的短板,并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略必争领域锻造创新长板;同时可以采用“揭榜制”“赛马制”“业主制”等多元化组织方式,探索“主审制”“军令状”等重大项目遴选和管理制度。

此外,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对于深化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广东要争取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来粤布局,推动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组成梯次衔接、主体多元、特色分明的实验室体系,构建一批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南方财经:为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并推动成果转化,还面临哪些挑战?

杨森平:目前成果转化主要面临市场风险较大、金融和人才支撑不足等挑战。

对此,一方面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深圳香港的金融中心优势,通过制定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带动更多国内外风投机构、私募投资机构集聚,借助深交所港交所两大直接融资渠道,建立更有利于高科技企业上市的机制;同时完善省级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通过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打通产业基金通道。

另一方面,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凸显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并完善外国人才服务管理机制,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一窗受理”流程。

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目前高校和产业间科研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杨森平:受制于产研间的断层,高校有时并不能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可能导致科研技术供给和人才培养不能充分满足产业需求。

对此,要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同企业之间的联系,聚焦企业面临的各项难题,从科技创新源头上确保项目研究的实用性,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例如,可以将产业界人才聘请到高校,指导项目实践,校企联合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同时需要注意,在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的运作过程中,要发挥企业转化主体作用,提高企业在项目论证、立项、研发等环节的参与程度、话语权和决定权。特别是充分发挥企业在中试环节的核心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在实验室熟化并持续改进。

南方财经:你如何看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科研攻关项目经理人制度”?

杨森平:科研攻关项目经理人需要兼具科研技术素质和项目管理素质,既能够参与技术的研发推广,又具备较强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资源协调能力。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解决科研人员对项目转化不熟悉、无法充分整合转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源的问题,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12:32
下一篇 2024年4月13日 下午12: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