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武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自然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把它隐喻为大学的文科学者群体,却有一番特别的意味。
在这一隐喻中,“墙内”和“墙外”顾名思义是指校内与校外,校外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国外。
在大学里一般都有文、理、工等多种学科,即使是传统的文科型大学,大多也在朝着多科性或综合性方向发展。
在这些大学中,校内教师除个别担任校级领导、在校级学术组织任职或在部处机关兼职外,几乎都在本学科领域工作,认识人的范围也大多局限在本学科领域。
因此,大部分老师在校内是默默无闻的。这就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很容易成为一种“常态”,而且越好的大学,这种现象会越明显。
文科教授的三种类型
笔者曾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兼职近20年,有机会接触到许多不同学科专业的老师。其间,也曾多次与本校不同文科专业的教授外出参会或洽谈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文科教授大致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校内默默无闻但在校外名气很大,深受同行或业界的认可,即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型教授;第二类教授是在校内名气不小但在校外“影响力有限”,学科“大拿”认识不多,即“墙内开花墙内香”型教授,与这种教授出门竞标项目,大概率没有希望;第三类教授是在校内外的名气都很大,即“墙内开花墙内外都香”型教授,这种教授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气场”都很足。
上述三类教授的划分也与文科在校内的三种地位一致,但教授类型与学科地位并不一一对应。虽然未经过严谨计算,但从经验来看,好大学的第一类教授最多,第二类其次,第三类最少;学科情况也大致如此。
“墙内”与“墙外”之别,既有人的表征,也有学科的表征。
前者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教授在本学科领域的实力和地位上,也与其所在学科的体量有关。
具体而言,第一类教授主要存在于体量不大或较小的学科,对所在学校的贡献不够显著;第二类教授主要存在于体量相对较大的学科,对所在学校的贡献有一定显示度;第三类教授主要存在于体量大的学科,对所在学校的贡献比较大。
后者则相对简单,直接体现在学科属性和办学历史上,社会科学比人文学科更具有显示度,办学历史较长的学科比办学历史较短的学科更具有显示度,但这种现象具有发展阶段性特征。
“学者”与“学科”的不同境遇
学科的价值和意义,说到底是贡献大小、显性隐性的问题。“有为才有位”是人类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则。
必须承认,学者对学科的忠诚心是无条件的,这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对大学的忠诚心却是有条件的,因为学者可以流动。
学者的地位和影响力依靠的是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程度,表征为学术水平。因此,学者的地位和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学科领域,而这种表现最有可能的地方是在校外(不同学科具有异质性,因而没有横向比较可言)。
相比之下,大学内部的学科地位既由学者的学术水平决定,也与学科体量有关,当下更与其是否为重点学科或一流学科有关。
一般而言,如果某学科是重点学科或一流学科、有一定体量,且有若干高水平学者,其在校内就会有一定的显示度,也不太可能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体量相对较大、有老师在校内兼职或对校内服务贡献比较显著的学科,产生这一现象的概率也不会太大;体量不大或偏小、高水平学者不够多的学科,其因在校内贡献的显示度不足,则更容易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
而对于真正有实力的个体学者而言,其实力和影响力往往是从校外到校内扩展的,即由“墙外香”到“墙内外都香”转变。
在信息不太发达的时代,学者或学科通常比较容易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只有那些有兼职或活跃度比较高的学者,以及对所在学校贡献较大的学科,才会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那些善于借助媒体宣传的学科和个体学者,大多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应避免
“墙内香”和“墙外香”既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如前所述,学者的地位和影响力首先是在学科领域的体现,往往最先表现为“墙内开花墙外香”,只有当其影响力足够大时,才有可能在“墙内”香起来。
比如,个体学者如果获得国家级人才“帽子”,或取得国家级重大奖项,或因获得外界评价而多次获得学校表彰,通过校内外媒体的报道自然会在“墙内”香起来。
在此情形下,无论是“墙内香”还是“墙外香”,均属于“实像”。
学科的地位和影响力也表现出同样的逻辑,即首先是在“墙外”香起来,然后逐渐扩展到“墙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了大学排行榜,随之传入我国,之后又出现了各种针对高校与学科的评估,这些都在不断强化学科的显示度。
在此背景下,国内高校纷纷被卷入其中,那些“榜上有名”的学科自然不会再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但没有“上榜”的学科也并不一定实力不强。
换言之,“墙内”没香起来的学科可能基于各种原因,需要认真分析并加以对待。
个体学者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没有人才“帽子”、没有获得重大奖项、在校内不够活跃但在学科领域却很知名的学者,学校也应认真分析并加以对待。
他们大多或因年龄原因,或因对硬指标不重视而成为“墙内开花墙外香”型教授。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折射的是学者或学科在“墙内”的地位、影响力与在“墙外”的地位、影响力之间不相吻合,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虚像”。
因此,希望大学办学者和管理者能够透过文科发展的“实像”与“虚像”,尽力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大学文科现象,为那些具有实力、“墙外香而墙内不香”的学科或学者提供充足发展的资源。
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既与长期形成的“重理轻文”有关,也与大学排行榜主要体现理工科指标有关,以致大学办学者和管理者“唯榜是举”。
笔者曾读过一篇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与时任副校长、历史人类学家陈春声教授的对话录。
其中,对于人文学科的“有用性”,陈教授打了一个比方:一个家里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其次是厨房;最“没用”的东西可以说是墙上挂着的那幅齐白石的画作。
然而,家里来客人时,你会带他们参观厨房、厕所吗?大家坐在客厅讨论得最起劲的恐怕还是齐白石的画作。
这个比方形象地表明了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整个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现实对比。
理工科所代表的“硬科学”与文科所代表的“软科学”的境遇不同,这点无须赘言,但文科也不必妄自菲薄。文科的地位和影响力靠什么?套用一句时髦话就是“靠实力说话”。
因此,谈学科地位在国内比校内高、影响力在国内比校内大,意义着实不大。地位和影响力要靠贡献作支撑,而真正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分“墙内”和“墙外”的。
总之,“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大学文科现象,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大学学科治理问题,应引起办学者和管理者认真思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