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找到科研搭子了!”最近,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副研究员卢言慧兴奋地表示,通过北京大学医学部研发的“北大医学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微信小程序,自己已经和来自临床一线的3名医生确定了合作意向。
这是北医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北医以“临床医学 X”“双一流”发展战略为引领,围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周期,打造了青年学术交流、青年项目支持、青年人才奖励“三位一体”的青年科技创新发展平台,为破解青年科技人才起步难、成长难等问题提供了北医经验。
“我们致力于通过打造一个体系,支持青年人的成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说。
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好台
点击进入“北大医学科研合作交流平台”小程序,几大功能模块清晰简洁:“我的主页”模块展示注册者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优势和可提供的合作资源,“需求合作”模块可发布揭榜式需求,“人员团队”模块可直接寻找大咖及团队成员合作,“公共平台”模块呈现校内公共服务机构及内容。
截至2024年1月初,这个上线仅2个月的小程序,访问数已经达到2788人次,发布合作需求111项,达成合作35项。
“科研工作者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技术、获得的科研经验、拥有的科技资源与他人分享交流,这样会带来很强的正向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的效果,有利于产出更多更优科技成果。”北京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医学部科研处处长王坚成说。
记者了解到,在小程序发布之前,即便同处北医系统,不同课题组的教师对彼此拥有的实验设备、研究内容并不清楚,对处在资源积累期的青年科技人员而言,跨课题组、实验室甚至学科的科研合作难度更甚。
如今,卢言慧有了一个新习惯,只要有空,她就会登录小程序“闲逛”,“在大家的主页上,能了解到他们最新的研究方向,有时能给我的科研工作带来启发”。
为此,北医构建了“高端论坛—青年论坛—青年沙龙”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术交流机会。截至2023年底,北医已举办大型科研论坛6届、青年论坛9届、青年沙龙和大师讲堂140期。
助青年科技人才启好航
2015年,宋颂入职北京大学药学院。职业生涯之初,他便获得了北大医学青年培育项目、北大医学交叉研究种子基金等项目支持。从院级、校级项目资助起步,宋颂近年来陆续获得了市级、国家级项目支持,回看自己的科研经历,他说:“学校完善的项目支持体系为我奠定了基础。”
2023年,宋颂和团队聚焦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修饰,为药物分子修饰提供了新的方法,被诺奖得主评价为“有意义的工作”。
“从0到1谁去做?这种创新需要很长时间,也很难看到结果,年轻人难免会焦虑。”乔杰指出,创新创造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对事业的奉献精神,更需要搭建平台,要从体制机制上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去年,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夏朋延与北医三院的临床医生共同申请了“临床医学 X”青年专项,围绕“麻醉对固有免疫模式的影响”进行合作探索。
“这是一个很新颖的方向。”夏朋延表示,尽管既有的相关研究很少,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但自己的课题依然顺利通过了申请,并且,宽容、允许失败的结项标准,也让自己对项目少了些焦虑,“学校很鼓励我们勇敢试一试新路,哪怕不成熟的探索都愿意给予支持”。
好风凭借力。近年来,北医建立了全周期青年项目支持体系:“扬帆计划”旨在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早期专项支持,具有普惠性、申请门槛低等特点;“临床医学 X”青年专项重在支持临床与基础学科的青年科研人员进行交叉研究;“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倾向于支持临床创新高端人才培养……
为青年科技人才加好油
2023年11月16日上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教授陈克终收获了他人生中又一个奖项——第五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尽管只是一个校内奖项,但已经收获了不少荣誉甚至国际认可的陈克终很是珍视。
“就像乒坛最难拿的不是奥运会冠军而是全国冠军一样,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在校内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陈克终说。今年,凭借对肺癌临床及转化的研究,他在一众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之前我一直苦恼,基础研究怎么真正地转化为改善病人境况的成果。”作为临床大夫,如何更好地支持病人是陈克终最大的关切。在一线,他面临着一个接一个的困惑和问题,能不能把这些问题深入下去,做出有用的研究?因此,当陈克终听到学校“临床科学家”计划时,他很是兴奋,“突然看到了一条新路,能把自己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兴趣完美结合在一起”。
如今,历经5届,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已产生了30位获奖者,至今,已有10位在获奖后成长为国家杰青等高层次科研人才。为持续激励青年人才成长,2022年,北医还设立了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奖励最高规格奖项——“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首届获奖者刘涛已获评国家杰青。正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所说,一大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正通过北医这个舞台从“小荷尖角”成长为“中流砥柱”。
“让青年科技人才从北医走向世界,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王嘉东表示,信心和鼓励是科技人才创新路上必不可少的“食粮”,北医愿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好台、加好油、鼓好劲,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冲击世界一流潜力的顶尖科学家。
作者:本报记者 梁丹 通讯员 李佳佳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19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