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提起政府部门过紧日子,人们常把“三公”经费管理作为重要考量。这几年经济增长承压,而民生保障等刚性支出增加,财政收支平衡矛盾凸显。这种情况下,中央部门花钱有没有精打细算,特别是公务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用这三项支出是否合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最近几天,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3年部门预算,这些“账本”有哪些新变化?如何落实预算报告要求?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公务活动增加,“三公”经费预算怎么增减?麻辣财经带您翻翻这本账。
连续十五年晒“账本”,推动打造阳光政务、透明政府
2022年,共有102个中央部门(单位)公开了部门预算,公开内容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等9张表格,有82个部门公开了131个项目的项目文本。
由于涉及机构改革, 3月28日起,在集中公开时间段,共有97个中央部门(单位)公开了2023年部门预算,这些部门全部说明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合理保障重点支出需求等情况。其中,有79个部门公开了126个项目的项目文本,公开内容同样包括9张表格,各部门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情况予以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展示。
今年是中央部门预算连续第十五年晒“账本”。“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确立预算公开制度框架,通过推动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建立预算公开的基本制度和公开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细化要求、完善机制、加强考核等,组织做好中央预算和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预算公开。十五年来,预算公开范围不断扩展,内容不断完善,形式不断优化,持续提升预算透明度和可获得性,推动打造阳光政务、透明政府。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国际上横向比较,我国中央预算公开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有专项报告,比如“三公”经费管理;二是预算公开情况说明更完备。“预算公开全面呈现重大战略、制度和重要政策如何落实落细,让公众了解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民生保障是如何不断增进的,内容详实、表述清晰,能够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是我国制度优势的体现。”
强调问绩问效,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近年来,为提升财政资源配置使用效率,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着力规范绩效目标设置、提高绩效目标质量,连续多年加大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公开力度。
2022年,共有100个部门公开了727个项目的绩效目标,较上年增加599个。今年,有95个部门公开了790个项目的绩效目标,比上年增加63个,除涉密、敏感信息外,原则上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近年来,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中关于绩效管理的信息披露越来越多,不仅介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还对重大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公开,并且提供了一些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案例。”白景明认为,实践充分证明,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公开二者相辅相成,预算绩效管理直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升预算公开质量;预算公开使公众更好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推动部门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问绩问效问责,提升治理效能。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夯实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持续推进绩效目标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绩效目标质量和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该负责人说。
继续狠抓“三公”经费管理,较疫情前压缩16亿元
今年财政预算报告提出,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支出预算如何?
“经过多年努力,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管理制度日益健全,约束力度明显提升,有效遏制了无实质内容出国、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铺张浪费等行为。”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由2011年的94.28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58.8亿元。2018年机构改革后,将税务等部门原列地方的“三公”经费纳入中央部门管理,基数相应调整,2019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81.07亿元。
2020年以来,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进一步下降到2022年的53亿元。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64.96亿元、比上年有所增长,主要是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压减较多、基数较低,今年恢复性增加,主要用于支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保障中央部门开展对外交往、参加重要双边多边会议等,同时继续严控一般性出国团组。
2023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从严控制,均不超过上年水平。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减少约16亿元。
“当前,财政收入增长已处低速期且政府资金筹措成本上升期,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政府部门运转成本,提高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率,是非常必要的改革之举。”白景明表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起到了把倡廉关口前移的作用,堵住资金管理漏洞,“这也是在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增强政府公信力。”
阅读延伸:中国预算公开大事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算公开工作,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均明确将“规范透明”作为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
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
在中央预算公开方面——
▼公开中央预算
2009年首次公开中央预算,包括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4张表。
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公开范围拓展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12张表。
2018年,进一步将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公开范围。
2019年,新增公开42项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
▼公开中央部门预算
2008年,选择科技部等11个部门进行部门预算内部公开试点,将部门预算通过张贴、查阅等形式在单位内部公开。
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增加到96个,并首次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做到各部门集中在1天内公开。
从2017年开始,将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开的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在地方预算公开方面——
▼公开省级政府预算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自此,各省级政府开始按照条例规定主动公开政府预算信息。
目前,各省级政府预算都已主动公开。财政部在门户网站设立“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将各省级预算公开平台或专栏汇集在一起,以地图链接的形式集中展示。
▼公开省级各部门预算
2008年,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省级部门预算公开,各省级财政部门也加大组织指导。目前,各省均已向社会集中公开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
▼公开省以下政府和部门预算
2013年,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推动省以下预决算公开。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均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预算公开机制,每年组织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预算和各部门预算。
经过不懈努力,据统计,地方各级政府2022年预算和2021年决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2022年预算和2021年决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