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层治理,重在方法创新,重在实战实践。而检验这一效果的,是广大社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黄石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阳新县最美社区”“阳新县关工委先进单位”“兴国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以“院落党建”品牌为抓手,阳新县兴国镇林峰社区的治理和发展,与全县城市治理进程同频共振,成绩喜人。
“院落党建”品牌,发源于林峰社区平安小区,推广普及于山水绿洲、青阳公馆、宏发小区等9个网格区域,最大限度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功用,取得了不俗的治理效果。
带动居民自治,是林峰社区的治理目标。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院落党建,发轫于平安小区
8月23日傍晚,沿老火车站涵洞口步入平安小区,穿巷而过的柏油路宽阔平坦,道路两侧茶花树整齐有序,房前屋后风景画惟妙惟肖。
华灯初上,广场上,居民们载歌载舞,其乐融融。隔墙外,一列火车呼啸而过,驶入茫茫夜色。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3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路难走、水难通、电难接,居民生活苦不堪言,不少居民甚至萌生搬离想法。是什么让这个小区由“脏乱差”变为“净齐好”,从以往的“忧居”变为如今的“宜居”?
林峰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莉说,正是在“院落党建”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下,平安小区居民乘上了共同缔造的“幸福列车”。
2022年6月25日晚,老党员周理杰的家,又是一场院落夜话。
老党员周理杰家,成了院落夜话的主要场地。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他家偏房被改造成“院落议事厅”,右边贴着“党建引领,院落自治”几个醒目红字,另一侧,是上墙的“院落公约”。
当晚,议事厅气氛热烈,阳新县兴国镇党委、林峰社区党总支和“院落党小组”的同志欢聚一堂,共商小区发展大计。
退休老党员何秀松激动不已:“30多年了,院落党小组迎来这么多领导现场指导,这个夜会,足以载入小区发展大事记!”
30多年大杂居,让这里的居民深刻理解“邻里守望”的道理,更多时候,一群小区退休老党员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了“院落党小组”的雏形。
何兆品是院落党小组的组长。为了让群众喝上自来水,上世纪90年代,他带着几个党员多方协调,终于在1993年让自来水通到了各家各户。
何秀松说,一个人可以管好一个家,一群思想先进的人可以管好一片社区。
正是一群热心小区公益事业的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小区“院落自治”搞得有声有色,回应了1800余群众的关切。
这群老党员,还自创“选代表、问需求、提方案、议事项、办议案、评效果”“六步工作法”,形成难题共商、方案共定、效果共评的自治模式。
这个成效,引起了兴国镇党委和林峰社区党总支的高度关注。很快,更大更多的“组织力”涌入这个偏僻小区,推动院落党建走向了正规化、成熟化和实战化。
以党建引领“院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林峰社区发动平安小区居民自发参与小区事务建设管理,实现从“无人管”到“有组织”的转变。
平安小区院落党建,是林峰社区自治的灵感发源地。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仅1年,平安小区从“老破小”到“新家园”,已蜕变为综合功能齐全、便民设施完善的“样板小区”。
“从‘三不管’地带,到找到‘娘家’,小区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大家办事方便了,我们心怀感恩,服务群众更有干劲了!”何兆品既感慨,又感激。
“小小院落”,发展为系统“品牌”
基层治理,只有激活党建动力引擎,才能跑出社区治理“加速度”。
通过平安小区“院落党建”这个引子,林峰社区不断激活党建动力源泉,推动形成“165 X工作法”,采取“一品统筹”“六步协商”“五卡管理”“志愿服务”等模式,实现社区治理高效运转。
“小院落”,如何做出适合本土化的“大品牌”?林峰社区苦苦探索。
从历史维度看,林峰社区是一个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记忆的老区。
刷黑升级后的织锦巷路。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这里,织锦巷路纺织厂日产超千匹棉麻品,投入机械化生产后产量成倍增加,一度成为拉动阳新经济增长、提供劳动就业的“龙头企业”;
这里,十里湖畔的石壁禅寺,长期享誉荆楚大地;
这里,地标性建筑林峰大楼,是阳新群众消费的首选之地……
林峰社区,下辖9个网格单元,有着各自独特的人文禀赋。社区治理,必须充分结合社区文化历史、地貌特征、人员结构特点,研究实际问题,找到解题密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林峰社区形成老旧楼院多、专业服务少、长效管理难等长期既存事实。
直到平安小区这个“麻雀”的出现,其治理模式打开了兴国镇党委和社区干部的大脑。
通过对这个“麻雀”的解剖,林峰社区探索出“165 X”工作法,走出一条“群众自管自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1”,即以平安小区治理为原型,创新一个“院落党建”治理品牌,统筹社区全局。
“6”,即提炼“六步工作法”,形成“选代表、问需求、提方案、议事项、办议案、评效果”的全新“六步工作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居民群众成为议事协商“发起者”“协调者”“办理者”和“评价者”。
通过“六步工作法”议事协商机制,该社区累计收集群众意见125余条,召开议事协商会议20场次,解决疑难问题119余件。
“5”,即“五卡管理”激发党员作用。
为激发社区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实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岗位责任卡、爱心帮扶卡、活动记录卡、群众监督卡、服务积分卡”“五卡一积分管理”机制,动态掌握党员个人特长和资源优势。
按照“以能定岗、就近服务”原则,引导社区党员在网格小区内开展各类便民服务。
今年来,45名社区直管党员主动参与认领政策宣传、文明劝导、卫生监督等服务岗位,服务群众达380余人次。
“X”,即“志愿服务 ”引领社区精神文明。
据了解,该社区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发动社区党员群众,成立林峰社区“美林登峰”志愿服务总队,下设“拥民、松柏、红裙、解忧、蓝美、甜心”七支志愿服务分队。
服务队围绕群众个性化需求,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爱心帮扶、防诈反诈等便民利民服务220余次,受益群众2560余人次。
同时,社区以普通群众、下沉党员干部、优秀妇女代表、民营企业家等人群为宣讲主体,组建了林峰社区“最后一公里宣讲团”,通过“群众人讲群众事、群众事讲给群众听”的方式,深入网格小区、院落楼栋、学校、寺庙、企业工厂、酒店商超等群众集聚地开展理论宣讲30余场次,用小微视角把党的好声音传入千家万户。
志愿者入户反诈宣传。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多元共融,打开治理新格局
让老旧楼院走上成型小区的管理之路,长效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考验着社区的治理智慧和工作延续性。
在“165 X”工作法指引下,林峰社区不断延伸党建服务触角。
据了解,目前该社区已实现“党旗插在小区、小组设在楼栋、党员就在身边、服务送在门口”微治理目标,推动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单打独斗转向多元共融,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退伍老兵宣讲“二十大”精神。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一批行之有效的制度得以建立:
走访了解到,该社区通过“夜场会”“恳谈会”等群众座谈方式,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让居民群众针对楼院自治谈管理、定制度、强约束。
“居民公约”“环境卫生”“高空抛物”等楼院管理制度成型落地了,小区居民成为楼院自治的参与者,又是楼院自治的受益者,在互相监督约束中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一股资源被充分激活:
退休干部、退伍军人、退休教师等人才资源时间充裕、精神充沛、经验充足,这些闲置的“优质资源”,如今成为林峰社区院落自治的主力军、楼栋治理的带头人,使“楼院党建”成为为民服务的桥头堡,有效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服务资源。
一群队伍被实际运用:
在林峰社区,以小区院落为单位,“邻里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环境维护、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队伍成立起来,在院落楼栋内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服务。
“矛盾有人解、治安有人管、环境有人抓、活动有人办”院落自治新模式建立后,有效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家门口服务,打通“最后一米”。 通讯员 李得春 供图
“小人物”讲出“大道理”、“小服务”亮出“大作用”、“小团体”奏出“大和谐”;
新增太阳能路灯125盏、硬化背街小巷道路15条、实施道路刷黑2处、升级污水管网11处、新建居民活动广场1处、口袋公园3处……
社区治理的尽头,是群众的满意度;社区工作干得好不好,每个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
“软”服务完善了,“硬”民生跟上了——在林峰,居民群众生活质量迅速提升。
吴莉说,一个地方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充分调研、大胆创新,实践检验。
“在各级党委的指导下,这条自治创新之路,还在继续。”吴莉郑重道。
策划:阚华东
执行:钟梦婷 邢灵风 李得春
文字:田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