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安徽省合肥市习友路宋都西湖花苑小区北门出入口铺上了红地毯,每隔两小时就要喷洒消毒液,戴着口罩背着喷壶的物业人员还会不停地对小区进行消杀,打扫干净业主注意或不被注意的每一个角落。
“每天看到物业人员在小区忙碌的身影,安全感油然而生。”小区业主程女士说,疫情发生以来,物业人员24小时坚守在小区,排查防控人员进出,做好健康防护,帮助业主解决出行不便带来的诸多困难,让小区业主真正感受到最离不开的就是物业。
“这群平常人们习以为常,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误解的平凡人物,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里,迎着风险挡在最前沿,守护小区居民的安全,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价值。”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许道和说,物业行业作为社区防控的主力军,疫情让业主们进一步认识到物业是城市小区全天候守护者、社区居民最不可缺少的生活共同体。
基于小区生活共同体理念,近年来,合肥把小区治理和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范畴,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提升物业服务整体水平,提高小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机制,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物业管理新格局,夯实了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根基。
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
毛晋晶是合肥安景物业的一名党员,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请战,一直值守在小区,眼睛熬红了,人也瘦了,但是没有一句怨言。
小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物业人员是战“疫”中的一支主力军,像毛晋晶这样的党员物业人员更是冲在最前沿。疫情防控期间,合肥物业行业纷纷在小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擦亮了合肥“红色物业”党建品牌的底色。
2019年,合肥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市委一号课题和书记工程,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
并以配套形式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创新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8个文件,明确提出突出党组织对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引领,为推进合肥创新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强有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物业党建成为合肥引领创新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成立市物业行业党委,统筹领导和管理市物业行业党建工作,大力推进住宅小区党组织建设,明确要求把党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小组建在楼栋,创建党的组织和工作向物业服务企业全覆盖的合肥“红色物业”党建品牌。
合肥阡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把企业中的优秀从业人员培养成党员、把企业中的党员培养成优秀的管理人员“双培”活动;安徽高速地产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坚持党建工作与物业管理服务相融合,在小区打造“党建 ”扶贫实体店销售贫困户农产品;合肥太湖新村社区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带动了小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经过一年多时间全力推动,合肥符合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住宅小区基本上都成立了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成立联合党组织或选派党建指导员。截至目前,合肥市物业服务企业已成立165个党组织,党组织和登记党员数量分别增加48.6%和49.6%,党组织覆盖率超过15%。
“我们联合乡镇、街道以及社区党组织,采取单建、联建、派驻党建指导员等多种方式,把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嵌入物业企业,着力把小区业委会、物业企业打造成党领导下的红色工作队。”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物业行业党委书记司明说,依照“应建尽建”原则,2020年底前力争正常开展业务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50%。
构建集约高效治理体系
在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34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都设有“社区书记工作室”,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合署办公,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小区综合治理有关问题,落实社区党组织对住宅小区党建工作兜底管理责任。
为将小区治理植入服务管理共同体理念,合肥大力推行居委会、业委会成员双向兼职机制,小区党支部优选居民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指派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担任小区党建指导员,推选物业企业负责人任小区党支部副书记,实现居委会、业委会工作的紧密衔接和有机融合,让小区治理更加规范、和谐、有序。
合肥在物业行业创建推行了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住宅小区议事协调机制,推动小区管理和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协商处理物业管理区域有关重大问题,协调问题化解矛盾,实现小区治理由以往单一的物业管理模式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形成“小区党支部 业主委员会 物业企业”三方联动的治理和服务体系,推动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水平与物业服务质量双向促进、整体提升。
“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协调机制,有效凝聚群众,促进化解矛盾,提升小区居民自我管理、自建设施、自谋发展能力,实现党组织领导下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处处长孙全意认为,党建引领提升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水平,形成了小区治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合肥进一步调整优化了社区网格设置,变多种网格为基层治理“一张网”,建立网格党支部,加强网格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网格;建立健全议事会、恳谈会、听证会、评议会等制度,引导驻社区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辖区居民有序参与,依法依规开展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主协商,建立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社区治理网络体系。
“住宅小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市域治理的最后落点,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依托街镇网格化平台统筹各职能部门力量和职责进小区,建立日常巡查、联合处置、反馈督办等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小区自治良性互动。”许道和说,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原则,合肥构建了市物业主管部门行政指导、县(市)区主管部门属地管理、街道(乡镇)具体负责、居委会(村委会)抓好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职责明确的物业管理工作网络,提高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合力效应。
业主自治破解治理难题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湖社区如园小区属于大型拆迁安置小区,4年前投入使用时和一些安置房小区存在相似问题,居民不愿交纳物业费,小区内乱停放、乱堆放、毁绿种菜、摆摊设点、治安环境差等现象突出,物业公司管理难度大。
如何解决这类安置小区管理中的“常见病”,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推出“居委会 物业”小区管理模式,即以社区居委会为管理主体,在居委会加挂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牌子,实行人员管理归居委会、技术管理维护归物业公司,变“两张皮”为“一盘棋”,小区秩序彻底扭转,走出了一条安置房小区管理的新路子。
合肥结合当前小区类型及现状不同,实施分类管理,积极推进专业化和准专业化相结合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鼓励各辖区进行管理模式创新。同时,对规模较小的住宅小区管理,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由街道采取“统一打包”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成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专项为辖区“无物管”小区实施准物业服务。目前,合肥市物业管理覆盖率超过90%,两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已达98%,新建小区100%实行了物业管理。
在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监管方面,合肥物业管理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推进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入第三方考核,全面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测评工作,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认真履行合同约定;建立量化物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引导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化解物业管理矛盾纠纷。
孙全意介绍说,合肥市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规范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的同时,加强部门协同管理、联合执法,有效扭转小区治理执法难现象。成立市物业管理中心,完善物业管理三级政府、四级管理网络,以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和物业服务质量。
推动业主自治管理,是合肥破解住宅小区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合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业委会筹备(换届)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规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组建、选举、决策和运作等关键环节,引导和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等参与业主委员会工作,力争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形成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小区治理格局。建立居委会、业委会成员双向兼职、“交叉任职”机制,探索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成员,业委会成员通过选举在居委会中任职或担任兼职委员等多种形式,实现居委会、业委会工作的紧密衔接和有机融合,激活小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对于住宅小区群众来说,大家好比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小区的事有人问、有人干、有人管,小区的事大家办,就能让‘地理’上的‘近’转化为‘情感’上的‘亲’,才能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良好局面。”许道和说,通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让党组织领导小区治理有了“底气”,让广大业主参与小区自治有了“士气”,让物业公司开展服务管理有了“心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